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发布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器官移植 我们全靠捐献解决短缺问题

[日期:2018-03-05] 来源: 金羊网(广州)  作者: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彭福祥 李绍斌 [字体: ]

在2017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上广东专家一项技术被点赞

  记者12月17日获悉,2017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12月16日在广州举行,来自国内外500多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会上,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一些经验受到了全球专家的关注。荷兰UMC格罗宁根大学医学综合移植中心主任罗伯特·波特(Robert J. Porte)在谈到广东专家何晓顺教授团队率先在全球实施的“无缺血”肝移植手术时,更是当场“点赞”。

  专家探讨破解器官短缺难题

  器官短缺是一个全球共同面临的难题。

  记者在此次大会上了解到,中国早器官捐献与移植方面有六个特点,包括全面构建国家层面的器官捐献移植法律框架,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国家器官捐献与移植五大科学工作体系;创造性提出了中国心脑双死亡的器官捐献科学标准与流程,确保器官获取符合法律规范,建立信息化的监管平台,器官移植监管步入大数据时代;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捐献与移植人道主义救助体系,促进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良性循环;充分发挥制度优越性,创建全社会参与的捐献移植保障体系;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培育器官捐献是大爱的人文精神。

  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在大会上表示,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一套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公民器官捐献移植体系,中国也正在以更加自信的姿态面对世界。

  我国173家移植医院

  涵盖所有门类

  黄洁夫还表示,近年来我国在人体器官移植法治管理、器官获取和分配、器官移植临床服务和器官移植监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如建立了中国红十字会作为第三方参与的人体器官捐献体系,成立了115个OPO组织,组建了近2000人的器官捐献协调员队伍,建立了器官转运绿色通道,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分配器官等。

  目前,我国共计有173家移植医院,涵盖所有器官移植门类,移植等待时间较之前大幅缩短,服务能力和质量已达世界先进水平,而费用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

  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全球器官移植的官员何塞·努涅斯教授表示,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已经是中国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来源,这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方向指引相符合。中国已实施了多项措施以保障器官捐献制度的透明、公平和可溯源性,成就有目共睹。

  中山一院率先实现

  “无缺血”人体肝移植

  备受全球专家关注的还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教授团队在世界上率先实现的“无缺血”人体肝移植术。该技术破解了困扰全球科学家半个世纪的难题,目前已完成的14例手术证实,该技术可扩大器官来源,明显降低手术风险,显著改善移植预后。

  结合这14例手术经验来看,“无缺血”肝移植技术避免了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肝功能显著优于传统手术,患者迅速康复;显著降低了肝移植手术风险,保护了受者的心、肺、肾等功能,减少了危及生命的“复流后综合征”的发生。

  何晓顺表示,在创立“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的过程中,他们团队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该设备的问世,是医学研究史上首次实现多器官在“离体状态”下长时间保持功能与活力。



推荐 打印 | 录入:秋日的丝雨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