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发布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图文:63岁婆婆换上8个月大婴儿双肾

[日期:2015-07-07] 来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记者李晗 通讯员高翔 [字体: ]

  一名年过六旬的婆婆因患肾功能衰竭生命垂危,急需换肾才能求生。

  婆婆没有想到的是,一名仅8个月大的女婴捐出的双肾挽救了她的生命,也刷新了目前湖北省肾移植手术供体和受体年龄最悬殊的记录。

  近日,63岁的刘婆婆来到医院复诊,医生告诉她,移植体内的两个肾生长良好,目前已经和普通成人大小一致,肾的各项功能指标正常。

  六旬婆婆患尿毒症

  刘婆婆是江苏常州人,退休后发现身体状况逐渐变差,经过检查,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医生告诉她,要想控制病情,要么长期进行血液透析,要么进行肾移植手术。

  从4年前开始,刘婆婆一直靠着透析维持生命。女儿和女婿是生意人,一边负担每年十多万元的透析费用,一边奔波于河南、江西、湖北三省,为母亲寻找合适的肾源。

  然而寻找肾源的过程非常艰辛,即使排队时间稍短的医院,至少也需要等待两年。

  由于换肾希望渺茫,加上三天两头必须透析的痛苦,刘婆婆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

  去年10月,得知郑州大学附属医院有合适肾源,她便立即前往住院。没想到“配型不成功”。11月,刘婆婆的女儿找到武大中南医院,被告知“有希望,可以过来”。

  父母含泪捐出女儿肝肾

  来汉1个月,刘婆婆等来了一个供体。一名8个月大的女婴因为先天性心脏病导致心衰去世,父母捐出了孩子的肝和肾,其中两颗肾脏经过配型,符合移植要求。

  这名婴儿名叫彤彤(化名),父母都是宜昌人。长年在沿海省份打工。去年12月1日,彤彤因心衰从宜昌转院到武汉,经抢救仍无力回天,当晚9点左右被中南医院判定为脑死亡。

  彤彤的父母曾在2013年生下过一名女婴,但出生后不久,也是因为先天性心脏病导致心衰,不满一岁就去世了。得知彤彤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时候,父母就有了捐赠器官的想法,万一彤彤也救不活,她的生命还能在别人身上得以延续。

  晚上9点半,彤彤的父母含泪办理了遗体器官捐献的相关手续。随后,彤彤的肝脏、双肾被摘下,肝脏被连夜送往天津的一家医院,移植给一位先天性胆道闭锁的2岁儿童。

  晚上10点左右,彤彤的两颗肾脏被移植到刘婆婆体内。

  移植双肾已有成人大小

  中南医院移植医学中心王彦峰教授介绍,该中心虽做过几百例肾脏移植手术,但把婴儿的双肾移植给高龄成人的手术还是第一次。

  因为婴儿双肾体积小、血管细,对缝合技术和时间控制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整台手术历时4个小时,手术中需要带着放大镜,在比圆珠笔芯还细的2根血管上缝合20多针。

  由于婴儿的肾脏能承受的血压远低于成人,血管成功缝合后,对血压的控制也决定着两颗肾脏能否顺利存活发育。针对这一情况,在术后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和输液进行“双重控压”,确保肾脏的血压平衡。移植手术一个月后,双肾的长径就从5厘米增长到近8厘米,肾脏功能恢复正常。

  王彦峰说,手术完成只是移植的第一步,由于供体和受体年龄非常悬殊,因此排异反应更为明显。术后经过半年多的住院治疗和护理,刘婆婆已经成功闯过肾脏扭转、血管栓塞和感染等排异险关,移植的双肾目前基本达到成人肾脏大小。“孩子刚出生就夭折,移植她的肾我觉得既幸运,又心疼。如果可以选择,我更希望这个孩子能健康地活下去。”刘婆婆表示,如果不是这女婴和她无私的父母,自己可能还在遭受病痛的折磨。“如果有机会我想向孩子的父母,当面说一声谢谢。”



推荐 打印 | 录入:秋日的丝雨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