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发布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合肥男子肝硬化病重 被姐姐和妻子拼捐肝脏获得新生

[日期:2015-07-07] 来源:安徽网  作者: [字体: ]

  37岁的合肥庐阳工业区菱湖社区居民王斌,2013年时因身患重病需要进行肝移植。由于是换全肝,王斌的妻子和姐姐分别捐献了自己的部分肝脏,为王斌“拼出”了新生,也让他成为少见的双肝移植成功者。

  疾病突然而至

  王斌和妻子董吉梅都是合肥人,结婚已经十多年,儿子刚上初中。患这场病前,王斌和董吉梅是合肥环宇电缆厂的员工。身体强壮的王斌在车间做一线工作,董吉梅是办公室职员。一家人的生活普通,却也幸福。

  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8月,王斌感到身体不舒服,脸色发黄,容易疲劳。到医院检查后,医生给他发了病重通知。“医生说是肝硬化,肝功能失常,死亡率达到70%。”回忆当时的情景,董吉梅说自己吓坏了。在医生建议下,王斌辗转到北京、上海等地治疗。

  姐姐妻子捐肝

  在上海一家知名医院,医生要求尽快进行肝移植。但肝源一直很紧张,有的病人甚至等几个月都没有。王斌的病不能拖,医生询问董吉梅是否愿意捐肝。“我当然愿意。”董吉梅没有丝毫犹豫。很快,经检查,董吉梅的肝可以匹配,但一个新问题出现了。

  王斌的肝脏几乎丧失全部功能,必须全肝移植。而一个健康成年人,只能捐出一部分肝脏。董吉梅能捐出的部分,无法达到治愈王斌的要求。还得有人为王斌捐肝。这时,王斌两个姐姐站了出来,争着要把肝捐给弟弟。考虑到大姐身体状况较好,家人决定让大姐王和琼捐肝。

  手术风险很大

  家人的决定,王斌并不知情。“他们每次来病房看我,都是笑呵呵的,我也以为自己的病情没那么严重,做个小手术就行了。”姐姐和妻子每次进病房前,都会悄悄调整情绪,不愿在病房里流泪。

  直到当年9月中旬,王斌才从护士那里得知自己真实病情,以及将要进行的移植手术。“真的不敢相信,当时我哭了,很想放弃,不愿连累家人。”王斌的担心不无道理,事实上,双肝移植不仅极为少见,且风险比普通移植大得多。 “主要是不同肝脏拼接在一起,血管要完全吻合,否则运行不下去。”王斌从医生那里得知,这家知名医院此前曾有过失败的先例。

  获得二次生命

  董吉梅告诉丈夫,只要有一点点机会,他们都要努力把他从死神手中救回来。最终,王斌同意了移植手术。很快,姐姐、妻子一同住进了病房。王和琼说,私下里她也曾害怕过,但她没有在弟弟面前表现出来。

  9月25日上午八点,三个人一起被推进手术室。直到晚上8点,董吉梅才第一个从手术室里出来,随后,姐姐王和琼也出来了。“记得我俩刚有意识时,都在喊王斌,但没有回应,他到晚上10点多才出来。”第二天早上,王斌也恢复了意识。虽然三人彼此隔离,但他们知道手术成功了。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王斌新肝血管吻合,没有出现任何排斥现象。在妻子和姐姐的帮助下,王斌终于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亲情爱情相伴

  “现在我过两个生日,一个是出生日期,一个是9月25日。”王斌说,有时他一个人躺在床上,不禁感慨自己是多么幸运,亲情和爱情相伴左右。

  近两年,王斌改掉很多不好的生活习惯,如熬夜,吃夜宵等。“我现在有时带孩子去打打球,多运动运动,我要对得起家人的付出。”由于治病,家里花去了几十万元。王斌跟妻子说了很多次,希望出去工作,“但她一直不同意,说再等等,她怕我累着。



推荐 打印 | 录入:秋日的丝雨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