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刷新记录
●一天16小时内完成5台双肺移植,其中3台在ecmo(人工肺)下完成
●成功开展世界首例心脏介入-双肺移植手术
●成功完成世界上第二例kartagener's综合症(全内脏转位)患者的双肺移植……
本报讯4日下午,61岁的陈女士从市人民医院心肺大楼重症监护室转出,住进了普通病房。摘掉呼吸机自由呼吸的她,对着镜头微笑着做出了胜利的“v”字。这是今年无锡肺移植团队开展的第2例肺移植手术,而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肺移植专家、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率领的无锡肺移植团队全年成功开展肺移植105例,占到全国同类手术的七成。
2014年是无锡肺移植团队的收获年,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全年肺移植总量147例,无锡肺移植团队完成105例,占比达71%,创历史新高。凭借傲人业绩,无锡肺移植诊疗中心在世界各家肺移植中心排行中跻身前五。在这一年里,肺移植技术频频刷新记录:一天16小时内完成5台双肺移植,其中3台在ec-mo(人工肺)下完成;成功开展世界首例心脏介入-双肺移植手术;成功完成世界上第二例kartagener's综合症(全内脏转位)患者的双肺移植……与此同时,无锡肺移植技术“播撒”到全国,来自长春、南京、西安、武汉、广州等地三甲医院肺移植团队来锡进修学习10批次50多人,并成功举办全国第七届心肺移植会议。
值得一提的是,陈女士的肺移植是今年肺移植团队开展的首例心脏死亡遗体器官捐献肺移植。陈静瑜说,今年起我国人体器官来源只能采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这意味着未来肺移植技术的推动发展,将很大程度上依赖社会器官捐献的成功率。但令人遗憾的是,2014年全国完成1600多例器官捐献移植,但肺移植仅不到30例;而去年我市开展的105例肺移植中,利用器官捐献的仅有9例,且绝大多数来自外省市。“要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就需要更多人参与到器官捐献中来。”陈静瑜呼吁,社会给予器官捐献更多关注和理解,因为这是推动未来中国器官移植工作的基础,也是国家文明程度提高的标志。
此外,建立起器官转运的交通联动长效机制,通过“绿色通道”实现器官的快速异地转运,也是推动移植技术开展的重要保障。陈女士的女儿告诉记者,这次手术的成功,还得益于器官转运的一路顺畅。1月31日在得知桂林有一位小伙子脑死亡欲捐献器官的消息后,取肺医生就乘汽车赶往南京,再飞桂林,取肺后,回程再飞上海,汽车回无锡。这一路疾驰3000千里,高速公路、民航飞机实现环环相扣、无缝对接,最难得的是,桂林飞上海浦东的航班,在航空公司的配合协调下,尽早安排旅客登机,并申请直飞,最终飞机比原定时间早20分钟到达,保证了摘取下来的肺器官冷缺血时间控制在了11个小时的安全时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