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84|回复: 0

[药物相关] 百令胶囊致牙痛和腮部肿胀患者1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7 15: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青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年8月第33卷第15期报道1例百令胶囊致牙痛和腮部肿胀的药物不良反应,现摘录部分内容以供学习交流。

  一、病例资料

  主要症状:
  患者,男,50岁,于2016-06-13,主因“反复咽部不适、右侧牙痛半年,加重10d”入院。
  2015年12月,患者开始服用百令胶囊(每粒0.5g)“保肾”,早上服用3粒,晚上服4粒,服用1周后出现咽部不适、右侧牙痛、右侧腮部肿胀,因为服药之前医师曾告知患者百令胶囊可以增强免疫力,有益病情,可能会有一些不适,所以患者自行停药,并服用“菊花水降火”,停药4~5d后牙痛、右腮肿胀消失。再次服药上述症状再次出现,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13日,间断用药4次,随着服药次数增加,服药后牙痛、右腮肿胀出现时间缩短,有加重趋势,症状持续时间从4~5d延长到10~14d左右。10d前(2016-06-03),再次服药,2d后出现咽部不适、右侧牙痛、右侧腮部肿胀,张口困难,不能进食,夜间牙痛不能入睡。为求进一步治疗入院。

  既往史:
  肾移植术后11年,肾性高血压12年,2型糖尿病4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心肌梗死2年,否认药物过敏史,饮酒史20年(每月平均饮啤酒100g),否认吸烟及其他个人特殊嗜好。

  主要化验指标:
  血常规示:白细胞7.8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2.7%,红细胞5.06×10^12/L,血红蛋白135g/L,血小板2.99×10^11/L。
  尿常规示:尿潜血-,尿胆原±,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
  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20U/L,谷草转氨酶29U/L,碱性磷酸酶68U/L,谷酰转肽酶15U/L,总胆红素8.1μmol/L,直接胆红素3.1μmol/L,总蛋白68.4g/L,白蛋白41.1g/L,总胆固醇4.68mmol/L,三酰甘油1.84mmol/L,血清葡萄糖5.85mmol/L。
  肾功能示:尿素氮8.51mmol/L,肌酸酐124μmol/L,尿酸364μmol/L。
  电解质示:钾4.05mmol/L,钠145mmol/L,氯104mmol/L,钙2.37mmol/L。
  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
  入院诊断为异体肾移植状态、肾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心肌梗死。

  二、治疗过程

  入院后,患者体温36.6℃,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6/80mmHg,营养良好,全身皮肤黏膜色泽正常,口唇无苍白,张口无受限,咽部轻度充血,扁桃体不大,牙龈无充血。腹右侧中下腹部可及一长约12.0cm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经详细询问病史、用药史及查阅相关资料,考虑患者牙痛和腮部肿胀很可能是百令胶囊的药物不良反应,嘱咐患者停用百令胶囊,未给予其他药物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4d后,患者牙痛和腮部肿胀消失,饮食睡眠好,无其他不适主诉。查体示:体温36.5℃,脉搏78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30/80mmHg,全身皮肤黏膜色泽正常,口唇无苍白,张口无受限,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牙龈无充血。患者因经济原因拒绝复查相关化验检查。准予出院。

  三、讨论

  本例患者肾移植术后,间断服用百令胶囊,最初服用时出现轻微的咽部不适,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牙痛腮部肿胀,严重时出现张口困难,停药后好转,复用时再现。
  查阅百令胶囊的说明书,药物不良反应项目下内容为“个别患者咽部不适”,没有牙痛和腮部肿胀的相关陈述。
  黄毅岚等在系统评价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报道中纳入16个研究共1035例患者,其中仅有7个研究提及百令胶囊治疗期间有无药物不良反应;2个研究报道2例患者服药后出现转氨酶升高1倍,继续用药后恢复正常;1个研究报道个别患者出现踝、腕部轻度水肿,不影响患者坚持治疗。{黄毅岚,杨虹,汪世梅.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业,2012,21(20):18-20.}
  唐榕等的报道中有1项研究提示常规治疗可能引起头昏、头痛、皮肤瘙痒,但是没有与本病例相似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唐榕,陈路佳,黄玲,等.百令胶囊联合常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业,2013,22(14):19-23.}
  该患者间断服用百令胶囊,出现牙痛、腮部肿胀,停药以后症状消失,再次使用,药物不良反应再现,并逐渐加重,说明书及文献没有相关报道,无法用合并药物的相关作用、患者病情的进展、其他治疗的影响来解释,评价为“很可能”是百令胶囊新的药物不良反应。
  本病例中医师给患者用药时没有准确告知患者什么情况下应该停药、就诊,患者认为中药无药物不良反应,反复出现异常症状,却没有引起关注,也没有反馈给医务人员。因为有临床药师的介入,才能及时发现,虽然没有酿成严重后果,但是这足以引起医务工作者的警戒,也提示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对药物的药物不良反应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文摘自于《百令胶囊致牙痛和腮部肿胀患者1例的药学监护》,仅供学习交流,完整准确内容请查阅原文。
原文作者:王丽君1,2,吴华3,李春鈺4,顾红燕1
作者单位: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药剂科;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药剂科;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药剂科;4.北京丰台医院药剂科
原文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7年8月 第33卷第15期(总第245期)。

【链接】
为什么有的人吃百令胶囊会“上火”?
http://bbs.transplantation.org.c ... iewthread&tid=762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5-18 05:40 , Processed in 0.0242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