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 一青年老是抱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 这天走过来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问:“年轻人,干吗不高兴?”“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这么穷。”“穷?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说。 “这从何说起?”年轻人问。老人不正面回答,反问道:“假如今天斩掉你一个手指头,给你一千元,你干不干?”“不干。” “斩掉你一只手,给你一万元,干不干?”老人又问“不干。” “让你双眼瞎掉,给十万元,你干不干?”“不干。” “让你马上变成八十岁的老人,给一百万,你干不干?”“不干。” “让你马上死掉,给你一千万,你干不干?”“不干。” “这就对了,你已经有了超过一千万的财富,为什么还哀叹自己贫穷呢?”老人笑吟吟地问。 青年愕然无言,心有所悟。
★土豆和土豆不一样 有个年轻人,进入大学后由于学校和专业都不理想,他索性不再努力,逃课、喝酒,任由自己一天天地消沉下去。 唯一的例外,就是杨教授的生物课他一次也没逃过,他实在太喜欢这个学科了,而且杨教授的课讲得生动有趣,即使大多楼同学都不认真听,他还是讲得津津有味。 一次,年轻人在作业本里夹了一张纸条:老师,现在大学生比土豆还便宜,是吗?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可能是出于对杨教授的信任,也可能是因为自己内心并不甘心像现在这样消沉,却又找不到努力的理由。 那天下课后,杨教授把他叫到自己的家里,四菜一汤,还拿出了一瓶酒一,师生两人喝得不亦乐乎。 酒到酣处,教授拿出了一个又小小青,还发个芽的土豆,对年轻人说:“你知道它值多少钱吗?皮多肉少又有毒,告诉你,白送给谁谁都不要。”说着,教授把土豆扔进了垃圾桶。 接着,教授又拿出一个土豆,看上去有一斤多重:“这是有机肥料栽培的土豆,个大新鲜无污染,六块多一斤!” 年轻人听得愣了。教授把大土豆塞到他手里,说:“做这样的土豆吧,记住,土豆和土豆是不一样的”。
★痛苦和盐 盐铺里的一个学徒总是对现状不满,觉得日子过得不如意,常常向师傅抱怨。 有一天,师傅又听到徒弟在抱怨,于是让他去取两小包盐过来。 徒弟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徒弟把其中一包盐倒进水杯里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 徒弟只喝了一口,就吐了出来。说:“很苦。” 师傅笑着让徒弟带着另一包盐和自己一起去湖边。 师傅让徒弟把盐全部撒进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湖水试试看。”徒弟不知道师傅是什么意思,只好去喝了口湖水。 师傅问:“什么味道?” 徒弟回答:“很清凉。” 师傅问:“尝到咸味了吗?” 徒弟回答:“没有。” 师傅点了点头,坐在这个总爱怨天尤人的徒弟身边,握着他的手说:“人生的苦痛如同这些盐,有一定的数量,既不会多也不会少。我们承受苦痛的容积决定痛苦的程度。所以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就把你承受的容积放大些,让自己的心不是一杯水,而是一个湖。”
★吃亏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一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 “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七岁能让梨,你十岁啦,该让蛋吧!”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 “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了。没想到父亲的碗底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傻眼了。 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说:“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 第二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狡猾地端起了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 可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倒是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又傻了眼。 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记住,想占别人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了两碗荷包蛋面,还是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诚恳地说。 “那就我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在了自己的碗里面也藏着一个荷包蛋。 父亲最后意味深长地说:“不想占别人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
★烦恼的根源 一次,几位分别多年的同学相约去拜访大学的老师。在老师家里,大家忍不住发起了牢骚,纷纷诉说着生活的不如意:工作压力大呀,生活烦恼多呀,做生意的商战失利呀,当官的仕途受阻呀..... 老师笑而不语,从厨房拿出一大堆杯子,摆在茶几上,让大家自己倒水喝。这些杯子各式各样,有瓷的,有玻璃的,有塑料的,有的看起来豪华而高贵,有的则显得普通而简陋。 大家正说得口干舌燥,便纷纷拿了自己看中的杯子倒水喝。等每个人手里都端了一杯水时,老师指着茶几上剩下的杯子,说:“你们有没有发现,你们手里的杯子都是最好看最别致的,而这些样子普通的塑料杯就没有人选中。”大家一看,果然是这样。 老师接着说:“这就是你们烦恼的根源。大家需要的是水,而非杯子,但我们有意无意地会去选择漂亮的杯子。如果生活是水的话,那么,工作、金钱、地位这些东西就是杯子,它们只是我们盛起生活之水的工具。杯子的好坏,并不影响水的质量。如果将心思花在杯子上,大家哪有心情去品尝水的苦甜,这不就是自寻烦恼吗?”
★幸福与痛苦 一位访美的中国女作家在纽约街头遇到一位卖花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穿着相当破烂,身体看上去也很虚弱,但脸上却是祥和 高兴的表情.女作家挑了一朵花,说:“你看起来很高兴.” “为什么不呢?一切都这么美好。” 女作家随口说了一句:“对烦恼,你倒真能看得开。” 老太太的回答令女作家大吃一惊:“耶酥在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时,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三天后就是复活节,所以,当我遇到不幸时,就会等待三天,一切苦难就过去了。” “等待三天”,这是一种多么平凡而充满哲理的生活方式,对任何不幸与痛苦都要在心中划定一个下限,让它们过期作废。
★赶集 有两个农民,赶集前打了个赌:一人挑一担稻草赶集,一人拿一根稻草赶集,看谁先到集上。于是,两人就这样一同出发了。 一路上,挑稻草的人重担在肩,丝毫不敢懈怠,全力以赴,向目的地前进;而手持一根稻草的人则以为稳操胜券,心不在焉,一边摆弄手中的那根稻草,一边和熟人说说笑笑…… 将近午时,挑稻草的那人先到了集市。过了好一会儿,拿稻草的人才两手空空、晃晃悠悠地走来。 挑稻草的人问:"老兄,你的稻草呢?" "啊……"拿稻草的人一怔,他竟然记不得把稻草丢在什么地方了。 看来,有压力并不是坏事。
★我总得为你干点什么 一群饥饿的难民拥到了一个小镇上,当镇长为他们发送食品时,许多难民大嚼大咽,只有一位年轻人例外,他对镇长说:“先生,你送给我这么多好吃的,有什么活让我干吗?”镇长笑了:“我只不过想给你们提供些帮助而已,哪来的活让你干呢?”但年轻人却没有领情的意思:“不,先生,我总得为你干点什么呀!”实在没别的办法可想,镇长只得蹲下来,让年轻人为他捶背。 后来,年轻人就被留了下来,镇长把女儿嫁给了他。二十年后,这位年轻人成了世界石油大王。 这位年轻人的成功,固然有许多因素,但他那种拒绝不劳而获的做法,却为他赢得了宝贵的自尊。看来构筑成功的大厦,除了自信的水泥、自强的砖块之外,还离不开那种名叫自尊的钢筋 。
★勿忘教训 我记得那年冬天,父亲想弄些柴火,他找到了一棵枯树,就把它锯了下来,到了春天,他惊奇地发现,树桩上又萌发了一圈新绿的嫩芽。于是他说:“我真的以为这树已经死了。冬天里树叶掉得经光,而且光秃秃的树枝也不断地往下落,好像是一点活劲都没有了。但现在我才知道,它确实是活着!” 他看着我,接着说:“孩子,不要忘了这个教训。决不要在冬天里砍树,决不要在闷闷不乐时得出消极的结论,更不要情绪很坏时,做出重大的决定。耐心地等待着吧,冬天过去,春天还会再来!”
★学会欣赏别人 一个暖洋洋的中午,丽莎和爸爸在公园散步,正走着,丽莎看见一个滑稽的老太太。很不合时宜地裹着大衣,围着围巾。丽莎轻轻地拽了一下爸爸说:“爸爸,你看那个老太太的样子多可笑呀。”哪知爸爸的表情却特别的严肃,他沉默了一会儿说:“丽莎,我突然发现你缺少一种本领--欣赏别人的本领。这证明你在别人的交往中少了一份真诚和友善。那位老太太穿得很厚,也许是因为她大病初愈,身体还不太舒服,可你看她的表情那么的专注着树上一朵丁香花,这说明她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你不认为这很让人感动吗?”说完,爸爸领着丽莎走到那位老太太面前,微笑着说:“老太太,您欣赏春天时的神情真的令人感动,您使春天变得更美好了!”那位老太太听后激动地说:“谢谢您,先生。”说着,从提包里取出一小袋甜饼递给丽莎,说:“可爱的小姑娘,这个给你。。。”事后,爸爸对丽莎说:“一定要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欣赏的优点。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就会获得很多的朋友。”
★大师的心态 大师年轻时穷困潦倒,常常为一顿饭犯愁。一日,大师画了一幅画,拿到街上卖。一个外国人看中了问他价钱,大师说:“五百美元。”外国人觉得太贵,希望便宜些。没想到大师不但没有降价,反而把画撕了。外国人吃了一惊:“五百美元不卖,少卖点儿也行啊,为什么撕了呢?”大师平静地说:“这画我要价五百美元,说明我认为它值。你跟我讲价,说明在你眼里它不值。所以,我要重画,直到画到顾客认可为止。”那时大师还是个普通的青年。他虽然需要钱,可他没有降低自己的标准。就是这样的心态,成就了青年,这个青年就是一代宗师刘开渠。
★打磨自己 一个自以为很有才华的人,一直得不到重用,为此,他愁肠百结,异常苦闷。 有一天,他去询问上帝:命运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上帝听了沉默不语,只是捡起了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并把它扔到乱石堆中。上帝说:“你去找回我刚才扔掉的那个石子。”结果,这个人翻遍了乱石堆,却无功而返。 这时候,上帝又取下了自己手上的那枚戒指,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扔到了乱石堆中。结果,这一次,他很快便找到了那枚戒指——那枚金光闪闪的金戒指。上帝虽然没有再说什么,但是他却一下子醒悟了:当自己还只是一颗石子,而不是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子时,就永远不要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 上帝给谁的幸运都不会太多,面对不佳的际遇、一时的坎坷,大多数的人都抱怨命运的不公、上帝的捉弄,却很少有人能正视自己,问一问是否已经将自己磨炼成一块金子,一块熠熠生辉足以让人一目了然的金子。
★两杯不同的水 学校请一位著名的教授来给我们做一次演讲。 这位教授拿了两杯水,一杯黄色的,一杯白色的,故做神秘地对我们说:“待一会儿, 你们从这两杯水中选择其中的一杯尝一下,不管是什么味道,先不要说出来,等实验完毕后 我再向大家解释。随后先问甲乙两位同学想喝哪杯水,甲乙二人都说要黄色的那杯,接着又 去问丙丁两位同学,丙丁二人也同样要尝试黄色的那杯。就这样,总共有200多个同学做了 尝试,其中只有1/3的同学选择了白色的那杯。 之后,教授问同学们,黄色的那杯是什么水?2/3的同学伸出舌头回答:“是黄连水。” “那你们为什么想要尝试这一杯呢?”教授接着问道。 那些同学又回答:“因为它看起来像果汁。” 教授笑了笑,接着又问尝过白色那杯水的同学,这些同学大声答道:“是蜜。” “那你们为什么选择尝试白色的这杯呢?” “因为掺杂了色素的水虽然好喝、好看,但是并不能解渴呀!”这些喝过蜂蜜的同学笑 着答道。 听完了同学们的回答,教授又笑了笑,说道:绝大多数的同学选择了很苦的黄连水,因 为它看起来像果汁;只有极少数的同学尝到了蜂蜜,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在我看来,人生 的过程也就是选择两怀不同颜色的水,一旦选择了一种,便意味着放弃了另一种。大多数都 会选择有颜色的耀眼的那杯,只有极少数才会选择不太起眼的、不招人喜欢的、很平常的那 杯。前者追寻艳丽,相对来说很前卫,因而往往会尝到苦味,而后者因为并不注重于颜色、 很看重现实,所以能尝到甜头。
★谁的烦恼都不少 一个农民总是抱怨自己命运不济,只要看到别人比他强,就羡慕不已,希望自己跟别人交换命运. 许多年过去了,一天,天使来拜访他,表示愿意帮他实现交换命运的愿望.天使说:"你把你的'麻烦'全部装在一个布袋里,然后带到郊外去,那里有一袋袋堆积如山的'麻烦',你也可以换一袋你喜欢的." 于是,这个农民来到郊外,兴高采烈地开始了他的挑选.他花了整整两天时间,选了又选,终于选出了一个分量最轻的布袋. 然而,当他把布袋放下,迫不及待地打开看时几乎晕了过去:在精挑细拣之后,他选的竟然是原先自己的那一袋! 生活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一味地抱怨自己命运不济的人,他没有想到别人的烦恼或许比他更多.只有摒弃抱怨,烦恼才会越来越少;埋头进取,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成功之道 一个青年向一个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却拿了三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利益,你选择哪块?” “当然是最大的那块!”青年毫不犹豫地回答。 富翁一笑:“那好,请吧!”富翁把最大的那块西瓜递给青年,而自己却吃起了最小的那块。很快富翁就吃完了,随后拿起桌上的最后人块西瓜得意地在青年眼前晃了晃,大口吃了起来。青年马上就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西瓜虽无青年的瓜大,却比青年吃的多。如果每块代表一定的程度的利益,那么富翁占的利益自然比青年多。 吃完西瓜,富翁对青年说:“要想成功,就要学会放弃,只有放弃眼前利益,才能获得长远大利, 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