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4|回复: 5

肝炎后肝区疼痛的康复治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3 09: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青岛
肝炎后肝区疼痛的康复治疗
作者: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姜玉华,刘玉华
来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5年 第19卷 第1期


    急、慢性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肝区疼痛是急、慢性肝炎后一大主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探讨按摩康复对肝区疼痛的影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1年3月~2002年8月门诊就诊患者66例,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B超、肝功、免疫学检查确诊为轻、中度慢性肝炎及急性肝炎恢复期,均有肝区疼痛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康复治疗组36例,女16例,男20例,年龄18~56岁,平均46.2±8.5岁。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9~57岁,平均45±7.79岁。病程1个月至12年,平均病程3.8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肝炎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保肝疗法,康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按摩治疗。其一,按摩胁肋部(搓胁):患者取仰位,将双手掌搓热,十指叉开、双手掌心置于两侧肋隔角后端,由外向内,先指后掌,如手指插入肋间隙,稍用力向腹中线摩搓,一般连续7~10次,1日2次。其二,胸腹连动操:仰卧位,缓慢深呼吸,即腹式呼吸,使隔肌下降3~5次。再按摩腹部,即将双手掌心置于腹壁上,顺时针稍用力按摩36次,日1~2次。随访观察一年。

3  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  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肝区疼痛消失。有效:肝区痛明显减轻或偶觉肝区不适。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

    结果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1。按摩康复组1周显效占66.7%,无效占11.1%,4周显效占80.6%,无效占2.5%;对照组1周显效占13.3%,无效占60%,4周显效30%,无效占40%。两组疗效比较,康复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
治疗1周
------------------------------------------------------------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按摩康复组  36   24(66.7)   8(22.2)   4(11.1)    32(80.6)
对照组      30   4(13.3)    8(26.7)   18(60)      9(30)
------------------------------------------------------------
治疗4周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按摩康复组        29(80.6)  6(16.7)   1(2.5)     35(97.3)
对照组            9(30)     9(30)     12(40)     18(56)
=============================================================

4  讨论

    研究目的是观察传统医学的按摩疗法治疗肝区疼痛的临床疗效,临床观察侧重于症状的改善,以便减少用药,避免药物对肝脏的再损害。

    肝区疼痛属中医胁痛。古人云“通者不痛”,其病机多由于气滞血瘀,经脉受阻,或因气血亏虚脉络失养所致。通过采用体表肝区部位按摩方法,按摩胁助部从右到左的梳理,具有良好的疏肝理气作用,从左到右又有养血的作用。这一手法达到疏肝理脾、通达肝络、调和气血而止肝痛。腹式呼吸,不仅通过使隔肌上下的升降,加强肝脏的血运,而且还可调整全身气血,而增加免疫力;腹部按摩加强胃肠蠕动,改善人体的消化功能。胸腹连动能够调整五脏六腑,使三焦通畅,肝气自和。适度的促进肝脏的血液循环,增强肝细胞的活力。这种静中有动的康复疗法,不仅操作简便,无需投资,病人易于接受和掌握,可明显改善肝炎后肝区疼痛,提高生活质量,随着肝病病人的增多,临床应重视肝病的康复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3 17: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我年轻时就有肋间神经痛,现在偶尔也不舒服,八成是脂肪肝闹的。试一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4 09: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青岛
老天爷真会捉弄人,明知我和我的“亲爱的”在爱情长河中苦苦游了五年,好不容易才进入洞房。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个时候封我俩为“乙肝”,真是名副其实的“同病相怜”了!而且明知“乙肝”要戒色戒欲的。“色”“欲”对初婚的恋人来说,不能不算是一项“基本人权”。老天爷,你怎么连“基本人权”都不尊重?

起初我连续拉了五十多天的肚子,查不出原因,最后出现肝区肿痛,肝大两指,疲惫异常,才被确诊为“乙肝”。

我知道这是一种不好治的顽疾,而且预后不好,有可能演变成肝硬化或肝癌。社会上一些庸医和“专家”讲座鼓吹什么“包医”、“包转阴”,全是骗人的鬼话。迄今为止,世界上对乙肝还没有“转阴”(DNA除外)和“包医”的良药。既然不好医就不要抱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有病还是靠自己,于是我发奋自学,翻书、看报、不耻多问、向一切有经验的人请教。在长期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一套对付“乙肝”的办法:

(1)长期服用鲜蜂王浆拌蜂蜜。

蜂蜜是护肝的,而蜂王浆富含数十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稀有元素,至今还有一些分析不出来的物质。二者掺和是治肝炎的理想药物和保健品。日本科技发达,比我们知道得早。故日本人每次来广州参加交易会,都会到广州大罐大罐地买鲜王浆。

浆蜜搭配随意,可1∶1、1∶3、1∶5、1∶10,浓度大一些效果会更好些。宜放冰箱冷藏格,早晚空腹服,每次一汤匙,不掺水,勿用热开水送服,以免破坏有效成分。蜂王浆比重小,易浮面。服前宜用干净汤匙搅匀再服。

此方不仅治肝炎,还可美肤补血。

(2)按摩前后肝区,有三个姿势可供选择:

坐姿:取左倾斜侧位,右腿伸直,用右手掌,中等压力,由右侧下肋沿该肋骨至胸骨方向即肝脏部位来回推按数十下;取同样姿势和力度,用右手掌由右后肋往腰椎方向来回推按数十次;

卧姿:取左侧向前倾的姿势,使肝脏贴近肋骨,仿坐姿手法及力度来回推按数十下;再将卧姿调至接近平卧但可容许右手伸进去仿坐姿的背后推按后肝区的动作数十下;

站姿:基本同坐姿,但可考虑同时使用双掌沿双侧下肋边缘由双侧向胸骨来回推按数十下;反过来亦然,双掌沿双侧后下肋边缘向腰椎方向来回推按数十次。这样不仅按摩肝脏,还可惠及脾、胃、心、肾、胆、胰脏。

我的“乙肝”就是主要靠上述两个法宝彻底治好了。经过无数次检查,肝功能、肝脏大小及柔软度均正常,未复发过。不仅如此,在数年前一次老干体检时,一位据说是从北京来的资深大夫带领一批医生在观察我的B超检查时,特别指示那批医生留意观看我的肝脏图像时说:“看这位老同志的肝脏图像多好啊!血管和血流都很清晰……”接着他问我:“老同志,你有什么护肝措施?”我答:“每天按摩前后肝区和吃蜂王浆拌蜂蜜。”他连声赞好,并嘱我坚持。

我发觉我的气色之所以长期那么好,除按摩脸部外,也与按摩肝、脾脏不无关系,因后者是造血藏血的脏器;

(3)坚持适当运动,只要不是急性期,可进行慢跑,快步走、散步、太极拳、羽毛球、体操等以增强体质。

(4)注意饮食起居,保持心态平和,切忌“肝气郁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特别是过度“房劳”。

(5)在饮食方面,宜选高糖、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忌吃辛辣煎炸油腻食品,要戒烟戒酒甚至是终生戒酒,因酒是肝病大敌,它会一步步地把你拉到死路上去!我亲眼看见两位嗜酒病友,他们不听医劝,医生叫他们终生戒酒,他们竟来个“终生嗜酒”,结果一个死于肝硬化,另一个死于肝癌。道理很简单,肝是人体解毒器官,而肝炎破坏了它的解毒功能,酒精作为一大“毒”,到肝后解不了,结局是越积越“毒”,最后总爆发。


——摘自伍岳炜《对人体顽疾说不》,花城出版社


【按摩,我们移植人可以参考参考。长期服用鲜蜂王浆拌蜂蜜就不要参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4 12: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
学习了,我要试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4 15: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青岛
我在幸福在 发表于 2013-2-24 12:00
学习了,我要试验了。

这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方法,试验时不要忘了基础性的治疗和其他一些辅助性的治疗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09: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
我在幸福在 发表于 2013-2-24 12:00
学习了,我要试验了。

@普洱茶 2012-5-27 10:24:48 在《征求减小肚的办法》的帖子中有个重要的警告:“不要用力揉腹部!因为术后存在广泛的肝周及腹腔粘连。用力大了会因牵拉挤压肝脏而使肝功异常。我们查房时不允许实习医生轮换触摸肝区就是这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9-20 12:54 , Processed in 0.0261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