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83|回复: 4

其他的肝移植团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14 15: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

东方器官移植中心及医生简介

东方器官移植中心是目前中国最大型的器官移植中心,其前身为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学部和天津市器官移植中心。位于天津市西北方,是一所集器官移植的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大型器官移植基地。

该中心学科齐全,设备先进,集中全国优秀人才,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学部作为天津器官移植工作的发源地,其器官移植工作起始于80年代,在对肝移植开展长期广泛的实验研究基础上,由留日归国学者沈中阳博士率先于1994年完成人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获得成功,创下并始终保持肝移植术后患者生存时间最长的全国纪录。 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医院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1998年9月成立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学部,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包括移植外科、专业麻醉科室、专业围手术期监护ICU、专业组织配型室等多学科协作的器官移植专业学部,沈中阳博士任学部部长。在短短一月内便成功完成四例人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创下了我国短时开展肝移植手术最多的全国记录,引起了全国轰动。在随后的几年中,移植学部迅速发展,2000年12月科室正式被市卫生局命名为天津市器官移植中心,2001年2月成为天津市医药卫生重点学科。病床数由30张扩充至90余张,患者来自大陆各地、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骄人的成绩和事业的飞速发展使移植中心成为移植技术人才的聚集地,5年的时间里移植中心的技术人员增加了5倍,技术骨干由原有5人增加到15人,专业学科的发展涵盖了移植外科、ICU、麻醉、组织配型、药物监测、专业超声影像、消化内科、肾内科、心内科等与脏器移植相关的各个领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和医疗优势互补。移植中心不断开展肝移植新术式、成功完成无输血肝移植术,迄今保持临床肝移植手术例数最多、手术成功率最高、肝移植术后患者生存时间最长、平均住院时间最短、综合平均费用最低等多项全国第一。在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引领国人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应用方案等方面均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是我国大器官移植的制高点。至2003年12月,东方器官移植中心已累计完成肝移植近1000余例,占全国肝移植总数量一半以上。完成肾移植500余例。同时开展肾移植、肝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角膜移植等。 为推动全国其他省市地区的肝移植工作开展,先后20余家医院派50余人次来中心学习、进修,沈中阳博士及其他技术骨干赴17家医院指导、帮助开展肝移植工作。东方器官移植中心近年承担2项与移植相关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综合防治达国际先进水平。 沈中阳博士所领导的移植学部1998年、1999年被评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1998年被评为九五立功先进集体。 2002年7月天津市政府批准扩建东方器官移植中心,新建东方器官移植中心主体楼拥有700张床位的建制。今天的东方器官移植中心凝聚着许许多多移植人的心血,肩负着患者的梦想和期望。东方器官移植中心的全体人员正在以执著的医志、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严谨的学风,以求实、创新、和谐、仁爱的精神风貌书写下中国器官移植的辉煌历史。

朱志军,男,1968年3月出生,1991年7月以优异成绩自华西医科大学六年制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8月-1995年8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普通外科任住院医师。1995年9月-1998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学习获硕士学位。1998年9月参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外科组建,历任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2001年6月破格聘用副主任医师负责移植外科日常医疗工作,独立完成肝移植手术260余例,管理肝移植患者340余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肝移植术后防治乙肝复发,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综合防治及重症肝病肝移植造诣颇深。多次受沈中阳教授委托代表天津第一中心医院在全国会议上交流经验。目前担任东方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南开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肝胆外科杂志通讯编委。2001年获天津市南开区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2年获天津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及十五立功奖章。

郑虹,男,1965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肿瘤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锦州医学院医疗系,1994年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外科硕士毕业。1995年任鞍钢曙光医院外科副主任、普外科主任。2000年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外科肿瘤学博士毕业。2000年7月至天津第一中心医院移植学部从事肝移植工作,累计完成肝移植手术200余例。尤其在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病、丙肝肝移植治疗和再次肝移植方面有较丰富的实际经验。并在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诊断与防治问题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邓永林,男,38岁,东方器官移植中心肝移植科副主任医师。 ----1988年7月毕业于天津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从事普外科工作,有扎实的外科理论与实践基础。 ----1997年在中国医科大学进修血管外科技术。 ----1999年起从事肝移植工作,在肝移植手术相关的血管问题处理方面有丰富经验。独立完成我国第一例无输血独立肝移植。

潘澄,男,36岁。199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从事普外科工作。1998年开始从事肝脏移植临床工作,2001年赴美国匹斯堡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进修肝脏移植。在供体器官切取和保存、病肝切除、血管吻合、肝移植术前术后管理等方面都有较深入地研究。主要科研成果有:“肝脏移植治疗终末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获2000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成果奖。并有多项应用新技术引进项目。

刘振文,男, 1989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从事外科专业15年。1994年起从事肝脏移植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累计完成肝移植手术300余例,在供肝切取、肝移植手术技术后监护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论文十余篇。2002年派驻北京武警总医院肝移植中心负责临床和科研工作。

张雅敏,男,1973年出生。1997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医学院,获临床硕士学位。毕业后于天津第一中心医院从事普通外科工作,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1999年考入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师从我国老一辈著名器官移植专家夏穗生教授,主修临床肝移植。一直从事肝移植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体会。

崔东旭,男,1964年出生。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1986年毕业于锦州医学院,1989年获中国医科大学普通外科专业医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中国医科大学肝胆外科专业医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普通外科和肝胆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具有坚实的外科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对肝胆外科疑难重症的诊治有深入的研究。在国内外专业文献上发表论著20余篇。1998年-2000年赴日本京都大学病院移植外科进行博士后研究,在从事临床肝移植工作过程中,对临床肝移植的前沿性问题有比较全面地了解,特别对活体肝移植技术有较为全面而深入地研究,积累了200多例临床活体肝移植和脑死肝移植的治疗经验。

李延钧,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198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1996年取得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中国医科大学肝胆外科博士学位。从事外科临床工作17年,擅长肝胆疾病及消化系统肿瘤的外科治疗,对肝胆外科及肿瘤外科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2002年从事临床肝移植工作,经治和管理肝移植病人百余例。

蒋文涛,男,1997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分配至天津第一中心医院任普通外科医师。1998年开始从事肝移植工作,现任东方器官移植中心肝移植科主治医师。累计经治和管理100余位肝移植患者,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肝脏供体切取,肝移植为手术期处理技术后胆道并发症治疗有较多体会

高伟,男,30岁。东方器官移植中心肝移植科主治医师。1999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于天津第一中心医院移植外科从事临床工作。熟练掌握肝脏移植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独立完成供体切取150余例,经治和管理肝移植患者近百例,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3 10:47:2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4 15: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移植中心及医生简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多年来在肝胆外科领域一直享有盛誉,肝移植中心现为国家 211工程及卫生部 重点学科、国家教委博士点学科。中心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8人,中心全体医务人员均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十五攻关等国家大型科研项目以及多项卫生部重大科研项目。

  肝移植中心作为国内最早致力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及肝癌治疗的医疗机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该领域长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为全国各地培养了百余名肝胆外科学科骨干。已故中华外科学会主任委员、著名外科学专家黄萃庭教授早在60年代即已在国内率先运用脾肾分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该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一等奖。黄萃庭教授还与杜如昱、冷希圣教授一道创立了“液递物质学说”,作为解释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的经典理论,其学术价值一直为国内外同道所推崇。90年代初期冷希圣主任在国内首先推广小口径人造血管搭桥门腔分流手术,获得了良好的疗效。今天肝移植中心已经能够在深刻认识病人发病过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采取包括各种分流、断流和肝移植在内的各种手术方案,为病患提供最为适当的治疗。

  肝移植中心依托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以及肝癌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广肝移植技术,除进行大量相关的基础研究外,中心还与多家国际知名的肝脏移植中心保持着密切的学术往来,其中包括美国匹兹堡的Starzl器官移植中心、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芝加哥Rush肝移植中心、澳大利亚墨尔本肝移植中心、台湾高雄长庚医院移 植中心以及香港玛利医院移植中心等国际著名的移植中心。除选派学科骨干前往美国、澳洲及香港地区各家移植中心交流先进经验外,中心还多次举办学术会议与国内外移植学界的同道就共同感兴趣的专题展开讨论,共同推动移植事业的发展。中心在知名肝脏外科专家冷希圣和朱继业主任的领导下,目前完成肝移植手术超过二百例,在北京地区各家医疗单位中居于首位。病人移植术后存活率接近国际水平。中心是目前北京地区唯一一家能够同时完成三台肝脏移植手术的医疗机构,并已多次开展包括二次肝脏移植手术、肝肾联合移植以及活体肝脏移植在内的高难度移植手术,术后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中心多次举办全国肝移植学习班,先后为全国各地培训了许多的肝移植专科医生,带领和推动了全国肝移植事业的开展。为了使患者在相对较为理想的状况下接受移植,肝胆外科中心有专家专门负责病人术前准备,中心派遣专人赴国际知名中心学习“人工肝”技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针对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在术前实行“人工肝”替代疗法,大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肝胆外科中心由具有数十年临床经验的专家负责病人术后的看护,在术后对病人进行24小时密切监护,及时预防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确保病人转危为安,顺利康复。中心还设有专人对出院病人进行随访,并随时接受咨询,帮助患者在移植术后重新开始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自开展肝移植工作以来,中心即设立了肝移植门诊,同时开通了肝移植热线,旨在方便广大患者就诊并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提问。中心于2001年举行了题为“肝病患者的新生”的庆祝活动,数十名在京的痊愈患者到会祝贺,首都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引起了强烈反响。随着康复病人越来越多,应广大移植术后病患的要求,中心又在2003年1月牵头组织了肝移植病友联谊会—“肝移植俱乐部”,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欢迎。

冷希圣:男,59岁,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我国著名肝脏外科专家、肝移植专家, 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移植中心主任,中华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常委,中华外科学会门静脉高压症分会主席,中华普通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副主编,擅长肝胆胰脾疾病特别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及肝癌的诊断与治疗。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医学中心访问学者,从事肝硬化及肝癌的研究和肝移植工作。主持开展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中心的肝移植工作,至今已主持开展了超过200例的肝移植工作。先后指导博士及硕士研究生二十余名。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十五攻关等国家大型科研项目。

>

朱继业:男,40岁,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我国著名肝移植专家。北京大学器官移植中心秘书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中华外科学会秘书长,中华外科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委员,国际肝胆胰学会委员,中华普外杂志编委,肝胆外科杂志编委,腹部外科杂志编委,消化外科杂志编委,移植杂志编委,肝胆胰疾病杂志编委。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得州大学医学中心做博士后,芝加哥Rush肝移植中心访问学者。回国后开展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中心的临床肝移植工作,至今已完成二百余例肝移植工作,手术成功率及病人长期存活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主持多项国家及卫生部肝硬化、肝癌及肝移植的大型科学研究项目。在实体器官移植免疫耐受方面有深入研究。多年来长期从事肝脏外科的临床与研究工作。至今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参与编写肝胆外科学论著十余部。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名。曾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中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及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种奖励。因其对北京地区开展肝移植工作的突出贡献,作为首都唯一的一名医务工作者获得2002年北京市“五四”奖章。

栗光明:男,36岁,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专长肝胆疾病的外科诊治,协助完成了北京大学肝胆外科中心的所有肝脏移植手术;负责肝移植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在肝移植供体的切取与保存、肝移植手术过程中肝动脉及胆道的重建、术后胆道合并症的处理及移植术后严重感染的防治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十五公关等国家大型科研项目;参与编写《腹部器官移植手册》,并有多篇肝移植临床论文发表。曾获国家级教学奖二等奖及北京市一等奖。

黄 磊: 男,30岁,博士,副主任医师。199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2002年获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师从我国著名外科学家冷希圣教授,从事肝癌的手术及免疫治疗的研究。目前主要从事肝脏移植的临床工作,参与编写北京大学器官移植中心《腹部器官移植手册》,近年来参加了中心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十五攻关等国家大型科研项目以及多项卫生部重大科研项目。

   陈 雷: 男,30岁,博士,副主任医师。1995年本科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师从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冷希圣教授和朱继业教授。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参加了肝移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十五攻关等国家大型科研项目以及多项卫生部重大科研项目。

 李 涛:男,28岁,博士,主治医师。师从我国著名外科学家冷希圣教授,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获医学博士学位。主要致力于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及肝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参与肝移植病人的术前、术后管理工作。参加了《肝移植图谱》的翻译工作,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攻关等国家大型科研项目的研究。

  王茂春:男,38岁,博士,副主任医师。师从我国著名外科专家杜如昱教授,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参与完成了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所有肝移植手术,参加多项卫生部重大科研项目,先后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篇。

  王万祥:男,36岁,博士,副主任医师。师从我国著名外科专家杜如昱教授,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参与完成了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所有肝移植手术,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

  申占龙:男,25岁,硕士。近年来主要从事普通外科工作,参与完成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大部分肝脏移植手术及肝脏供体切取工作,参与肝移植术后病人管理,目前负责肝移植术后病人感染病菌学及病毒学调研工作,参加了卫生部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

  高鹏骥:男,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师从我国著名肝移植专家朱继业教授,主要从事肝脏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治疗及移植免疫基础研究工作。参与翻译肝脏移植、外科加强治疗学,参与编写肝移植手术图谱等工作。可以独立完成术中体外转流及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人工肝人工肾替代治疗工作。目前主要从事肝移植围手术期治疗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4 15: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转帖]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及医生简介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原为普通外科的一部分, 1987 年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1990 年从普通外科独立出来,成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科室。 1996 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历过三十年、几代人的辛勤耕耘,成为第四军医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全科共有 24 名工作人员,其中教授五名,副教授 5 名,博士学位 13 名,硕士学位 6 名。有 11 人先后前往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瑞典、香港等地进修学习。 全科共有 50 张病床,开展了肝移植、肝癌、胆道疾病、肿瘤、胆石和等方面治疗及研究,以收治肝、胆、胰和腹部巨大肿瘤为主,年收治病人 1400 余例,每月手术 100 余台,其中大手术占 90% 以上。目前在肝胆胰、腹部巨大肿瘤等疾病的诊治及相关实验研究方面均达国内先进水平。

我科拥有实验室 450 平方米,实验仪器和设备 100 余万元。已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 项,军队科研基金 3 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4 项,国家教委研究生培养基金 1 项,国家及军队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2 项,并获得“ 211 工程”,共拥有科研经费 300 余万元。

90 年代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 1 项,军队和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 项,军队科技成果三等奖 15 项,国家发明专利 3 项,出版专著 6 部,发表学术论文 350 篇,参编专著 20 余部。

在大量医疗、科研工作的同时,还承担了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研究生、总后人才基金班学员和临床进修医师等各类、各层次的教学工作,每年培养硕士研究生 6 至 8 名,博士研究生 6 至 8 名,毕业后成为全国各地医院的技术骨干力量。

窦科峰

窦科峰,1956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西京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肝胆外科主任。1980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长期从事普通外科专业。1988年获第四军医大学外科学硕士学位,1991.9-1992.3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外科研修,对肝脏肿瘤、肝脏移植及胆道肿瘤等有较深入的研究,曾在军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参编、译编专著9部。

学术兼职:

中华医学外科学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   全军普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陕西省普外学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器官移植学会委员   中华实验外科等四个专业杂志编委。

学术活动:

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1998年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一项   1997年获陕西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获得过多项国家,军队和省科委研基金

门诊时间:星期一下午、星期四下午

高志清

高志清,1930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五十年,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极其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了解国内外医学动态,能熟练处理普外范围内的各种疑难病症,特别在手术中能处理别人处理不了的疑难重大手术,为众多病人解决了疾病痛苦。对肝胆及腹部巨大肿瘤有深入的研究,培养硕士研究生20名获多次各种成果奖。长期担任普通外科主任和外科教研室主任。编著专著14部,发表论文50余篇,在医疗教学科研做出了突出贡献,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门诊时间:星期四上午

李开宗

李开宗,1935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即从事普通外科专业,在肝创伤、肿瘤及胆系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曾在军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参编《肝脏创伤外科》、《围手术期处理学》等专著十部。曾任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校院两级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军科学技术进步奖、医疗成果奖评委,陕西医学职称评委,中华医学会陕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门诊时间:星期二上午、星期三下午

付由池

付由池,1940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196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六年制医疗系,从事普通外科专业工作已35年。尤在肝胆专业方面有较深造诣,擅长其各类疑难杂症的诊断、处理和危重病人的救治,胜任复杂胆道手术,肝叶切除,Whipple等重大手术操作,对胆道的炎症、结石、肿瘤及损伤有较深入研究。曾在军内外杂志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10部,参与主编《实用门诊医师手册》。培养研究生10余名。被评为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现任全军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命师委员会委员。

门诊时间:星期二下午、星期五下午

宋振顺

1961年出生,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现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肝胆外科副主任。从事肝胆外科基础和临床工作多年。近年在肝癌及复杂肝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肝移植的临床研究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为2002.10-2004.1连续22例肝移植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活体肝移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获1999年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80年代后期从事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及防治的研究,1998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1995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外科及移植中心从事异种胰岛移植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异种胰岛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体外模型,在《Xenotransplantation》发表文章一篇。1997-2000年应国际移植学会主席的邀请,在瑞典Karolinska医学院任移植外科副研究员,从事人和猪胰岛分离技术改进及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机理研究;关于FK-506在异种胰岛移植抗免疫排斥反应中的特殊作用的研究,在国外杂志发表论文三篇并被SCI收录,六次被国外文献引用。

2000-2001年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外科作博士后,从事胰腺干细胞及糖尿病基因治疗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已撰文发表。在国内最先开展成体胰腺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体外转分化的研究,论文相继在《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等杂志发表。2002.4在全国第六届普外中青年会议上获中华医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成体胰腺干细胞的研究课题于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近五年在国内外杂志上共发表文章二十余篇,多次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并作交流。

学术活动:

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成体胰腺干细胞的研究。

学术兼职:

国际移植学会、国际异种移植学会会员   中华医学会会员   陕西省医学会普外分会委员   解放军普外专业委员会实验外科学组副组长   中华外科杂志等数种杂志的编委或特邀编委。

门诊时间:星期五下午

赵青川

赵青川,1962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1984年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本科毕业,1998年博士毕业,1999-2001年在美国匹茨堡大学移植中心学习,后转至耶鲁大学创伤外科做博士后研究。2002年在日本京都大学移植中心作访问学者。现为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在胆道外科疾病研究中有独到的造诣,1994年首先开始研究胆结石的发病与基因表达的关系,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在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方面,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回顾性研究工作,撰写的文章为本地区肝胆外科年轻医师的培养和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肝脏热缺血损伤实验研究方面,1989年开始研究肝热缺血损伤与前列环素和血栓素的关系,发现热缺血损伤与前列环素呈负相关,与血栓素呈正相关。利用消炎痛类药可减轻热缺血对肝脏的损害。此结果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肝创伤研究方面,研制了小型实用的肝脏顿挫型伤创击器。

在教学方面,1995年开发了"计算机模拟阑尾切除教学软件",获得陕西省高校电教成果一等奖,成为本科生外科临床教学的良好教材。

他先后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国内外发表文章四十余篇。回国后,积极参加了全肝移植和活体肝移植的工作,为我医院移植领域的骨干,并在肝胆胰和其它普通外科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学术活动

199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基因表达异常发病机理的研究"。(项目负责人)   200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RNA编辑酶ADAR1在重症感染中的作用" 。(项目负责人)   200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A-to-I RNA编辑梅在排斥反应中的作用"(项目负责人)   200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活体肝移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1996年:"计算机模拟阑尾炎手术训练软件" 获陕西高校教学软件评比一等奖。   1997年:"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的研究"获得陕西省年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学术兼职

2002-至今:中华医学会全国外科学会中青年委员;   2002-至今:中华医学会全国外科学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   2002-至今:美中国际创伤杂志编委   2003-至今: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   2002-至今:消化外科杂志特约编委

门诊时间:星期一上午 赵青川

赵青川,1962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1984年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本科毕业,1998年博士毕业,1999-2001年在美国匹茨堡大学移植中心学习,后转至耶鲁大学创伤外科做博士后研究。2002年在日本京都大学移植中心作访问学者。现为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在胆道外科疾病研究中有独到的造诣,1994年首先开始研究胆结石的发病与基因表达的关系,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在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方面,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回顾性研究工作,撰写的文章为本地区肝胆外科年轻医师的培养和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肝脏热缺血损伤实验研究方面,1989年开始研究肝热缺血损伤与前列环素和血栓素的关系,发现热缺血损伤与前列环素呈负相关,与血栓素呈正相关。利用消炎痛类药可减轻热缺血对肝脏的损害。此结果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肝创伤研究方面,研制了小型实用的肝脏顿挫型伤创击器。

在教学方面,1995年开发了"计算机模拟阑尾切除教学软件",获得陕西省高校电教成果一等奖,成为本科生外科临床教学的良好教材。

他先后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国内外发表文章四十余篇。回国后,积极参加了全肝移植和活体肝移植的工作,为我医院移植领域的骨干,并在肝胆胰和其它普通外科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学术活动

199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基因表达异常发病机理的研究"。(项目负责人)   200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RNA编辑酶ADAR1在重症感染中的作用" 。(项目负责人)   200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A-to-I RNA编辑梅在排斥反应中的作用"(项目负责人)   200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活体肝移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1996年:"计算机模拟阑尾炎手术训练软件" 获陕西高校教学软件评比一等奖。   1997年:"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的研究"获得陕西省年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学术兼职

2002-至今:中华医学会全国外科学会中青年委员;   2002-至今:中华医学会全国外科学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   2002-至今:美中国际创伤杂志编委   2003-至今: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   2002-至今:消化外科杂志特约编委

门诊时间:星期一上午

陈勇

陈勇,1962年出生,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教授。1986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专业。86年-89年留校,任西京医院肝胆外科住院医生,助教。89-97年考入第四军医大学肝胆外科硕士研究生,导师高志清教授、杨继震教授。92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在西京医院肝胆外科任主治医师、讲师。94-98年赴美国进修,先后在哈佛医学院外科,匹兹堡大学器官移植中心,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等著名大学、医学院进修肝、胆、胰外科器官移植外科及移植免疫生物学。获医学博士后进修证书。98年回国任西京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自86年毕业后一直从事肝胆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在肝、胆、胰及普通外科常见及疑难病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肝脏肿瘤、胆管系统病、胰腺外科及肝脏移植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94年曾参与我科首例肝-肾联合移植临床研究为主刀医生之一。善长普外科及肝、胆、胰外科各种常规及复杂手术。在医疗工作中能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尊重患者。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在国际刊物及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一部,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大会报告论文。93年曾获全国普外优秀中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98年获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医学院病理系移植免疫专业优秀医学博士后研究奖。任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973子课题负责人。在教学工作面,曾被评为第四军医大学教学先进个人,西京医院优秀医务工作者.多年来,一直坚持临床科研工作,主要科研方向包括:肝细胞移植、临床移植,异种移植及转基技术,肝脏肿瘤多。活性排斥反应机理及基因治疗研究课题,曾二次获。

门诊时间:星期三上午

李海民

李海民,1961年出生。现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1980年9月入第四军医大学学习,1985年毕业。毕业后一直从事肝胆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掌握了肝胆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手术及术后处理。能够非常熟练的完成肝胆外科各种手术操作,如肝脏规则、不规则性切除术,肝血管瘤剥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胆管癌切除术等。特别是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及处理有丰富的经验,总结性发表临床论文40余篇。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及围手术期监护治疗有一定经验。在腔镜操作方面,应用胆道镜、腹腔镜非常娴熟,对胆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并能正确进行胆管疾病手术处理。

科研方面,一直从事肝胆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002年《活体肝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Sertoli细胞诱导细胞/器官移植物特异性免疫耐受机理研究》获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3年《分化型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筛选及功能研究》获国科金资助。近年来发表论(著)文80余篇,参编著作8部。

岳树强

岳树强,1965年出生,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90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医学系,医学硕士。主要从事专业,肝脏移植、肝、胆、胰外科疾病。长期在临床外科工作,对本专业及普通外科有很深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熟练的临床处理技能。擅长肝脏移植外科手术、肝脏肿瘤手术、复杂胆道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膜后包块切除术,小切口胆囊切处、微创伤及腹壁疝修补术等(现为陕西医学会腹壁及疝外科学组副组长),同时经常开展的手术包括,胃肠道肿瘤手术腹部血管手术、肾及肾上腺手术等。在处理腹部外科疑难复杂手术方面有较高造诣。2001年曾在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移植外科进修,对肝脏移植,胰腺移植及小肠移植手术技术有良好的造诣。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研究工作。

陶开山

陶开山,医学博士、主治医师。《中华外科杂志》第十一届编委会通讯编委。从事普通外科和肝胆外科专业13年,技术9级。先后获全国普通外科优秀中青年医师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一次。以第一作者在源期刊杂志上发表论著20余篇。2002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移植外科进修学习肝脏移植的术前准备、手术治疗及手术后管理等。

长期从事本专业的临床工作,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各种疾病的诊治原则及技能,有很强的临床工作能力,在开展常规肝、胆、胰、脾、胃肠等外科手术的基础上,能够独立完成本专业大、中手术和疑难手术,如肝脏肿瘤根治性切除、肝门胆管癌切除术、胆囊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复杂的肝胆管结石手术以及肝癌术后复发再切除、多次胆道术后再手术等。

自始至终参加了我科的每一例活体肝移植和尸体肝移植手术,对供肝的快速切取、供肝修整和供肝植入等有较好的掌握。

服务宗旨:视病人为亲人,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诚信而优良的服务献给每一位伤病员。

何勇

何勇,医学博士,主治医师,讲师。1986年第四军医大学毕业。熟练掌握普通外科常见、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能指导下级医生完成日常的医疗常规工作及处理急诊和危重患者。能独立及指导下级医生完成规则性肝叶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肿瘤根治手术、门奇断流术、胆肠吻合等普通外科的大、中型手术。医疗工作中能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甲级病案率100%,无医疗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发生,无医德医风投诉。任现职以来,共完成各类手术800余台。参加了我科1例活体肝移植和20多例全肝移植手术,均为手术组成员。参加了我科开展的氩氦刀治疗各期肝癌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开展临床新技术及新业务3项。完成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及专升本各层次的教学,带教进修医生15名。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能力,科研能力强。任现职以来先后发表研究论文 23 篇。被SCI收录的文章1篇。中华系列杂志发表 5 篇。英文研究论文3篇。

博士论文荣获2003年度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并被推荐参加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比。任现职以来,获得各种奖励 4 项。其中优秀共产党员1次,全国普外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全国普外善宁杯优秀论文评比三等奖1次。目前为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

安家泽

安家泽,男,1968年11月18日出生,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1993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本科专业,1999年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肝癌复发于转移,现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从事于胰腺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

王德盛

王德盛,1971出生,9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98年获医学硕士学位,2000-2001年在日本大阪大学做肝胆疾病和活体肝移植的基础科研和临床工作,现为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肝胆外科基础和临床工作多年,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研究方向有肝脏缺血再灌损伤,肝脏的低温保存,肝脏移植,器官移植免疫和肝癌的转移复发,在国际刊物及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三部,获教育部教学成果奖一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二项。

杨雁灵

杨雁灵,1974年出生,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讲师,医学博士,1996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本科,2001年获博士学位。从事器官移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表的论文30余篇,参与国家和省级基金研究工作4项。临床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以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和良好的医德投入工作。能独立完成肝胆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并能完成肝脏肿瘤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复杂胆道手术,特别是对危重病人救治及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

刘正才

刘正才,1974年月出生,博士研究生

工作简历:

1993.9-1998.7 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学士   1998.9-2000.7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硕士生   2000.7-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医师   2003.9-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博士生

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即开始从事有关肝移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并坚持至今,参与了我科所有肝脏移植的全过程,在肝脏移植的围术期管理及中长期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主要研究方向有:①临床肝移植;②肝细胞肝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周景师

1975年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93-2003就读于第四军医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现任主治医师、讲师。主要从事肝移植前准备和术后近期治疗和医学监测。研究领域:移植免疫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4 15: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及医生简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器官移植中心发展成立过程:   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外科主任,全国著名普外科专家张挽华教授就开始了器官移植的实验工作。80年代,陆续向英国、美国和法国等派出了多名医生进修学习,学成回国后即开始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并于1988年成功的为两例糖尿病患者施行了胰腺移植。其后,中华外科学会常委,全国胆道学组组长周孝思教授指导了数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继续从事器官移植的准备和研究工作,并有数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其中,肝移植手术中门静脉转流管的研究具当时国内外先进水平。1994年,现任外科主任,中华外科学会委员,北京外科分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张同琳教授赴美国进修学习肝移植回国,正式开始肝移植的大动物研究和临床肝移植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又有多名肝移植小组成员分赴英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各器官移植中心学习肝移植相关技术。至2000年,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在时任院长、外科教授侯宽永大力支持和张同琳教授主持下,2000年5月,临床肝移植工作正式开始。由于有了充分的准备和北医三院综合实力的依托,当年即完成15例,无一例手术死亡。随后,肾移植工作,胰肾联合移植工作也相继开展,各项移植工作逐步步入正规,器官移植成了我院的常规工作。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韩启德院士支持下,器官移植中心于2001年10月正式成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人员组成:   肝脏外科医生12名,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4名,主治医生6名,其中,5位获得国外或国内博士学位,4位获得国外或国内硕士学位;器官移植专职麻醉医师6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4名;器官移植专职危重医学监护医生4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2名;另有器官移植专职超声诊断和介入治疗科医生2名,器官移植专职放射介入诊断和治疗医生2名,器官移植专职病理诊断医生2名,病毒学专家1名,药剂师2名,消化内科医生3名,血库和检验科医生2名。同时,中心还设立专职秘书1名以方便病人联系复诊就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要设备:   麻醉机,保温床,转流泵,SICU(呼吸机,各种监护仪,微量泵),彩超及彩超介入,放射介入,血库,免疫抑制剂FK506和CsA浓度测定仪。

张同琳,1945年11月生于河北,196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82年在北京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外科学专业)。95年起任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大外科主任、普通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华外科学会北京分会委员。长期从事普通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解决了普外科多种疑难问题,完成了多种复杂手术,培养了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肝脏和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在总结40年门脉高压症病例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病人的肝功能状态、门静脉的解剖和血流动力学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自行设计了肠腔端侧分流、脾大部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新术式,治疗效果满意。   1993年12月至1995年3月赴美国新奥尔良Ochsner Foundation Hospital进修器官移植。回国后开始了器官移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从2000年起,已完成临床同种原位肝移植30例,无手术死亡,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肝移植手术在三院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手术。

宋世兵   1983. 8--1989. 7 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 学习, 获医学学士学位;   1989. 8--1991. 8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外科, 工作;   1991. 8--1994. 7 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学习, 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1994. 7--1999. 9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外科, 工作, 任主治医师;   1999. 9--现在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外科, 工作, 任副主任医师;   1997.11--1999. 7 英国利兹大学生理系及St. James大学医院器官移植科学习, 并获科学研究硕士学位 (MSc)

袁炯副主任医师,现任外科副主任。40岁,198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同年开始在北医三院普外科工作。在普外科工作期间,对胰腺炎的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进行了器官移植特别是肝移植的实验室及临床研究工作。1996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修典荣副教授,男,1964年出生。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外科副主任,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于腹部外科的临床和研究工作,轮转了普通外科的各个专业组,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曾师从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周孝思教授,并于1992年获得硕士学位。后长期从事肝胆胰疾病的临床工作。1998年至2000年赴日本留学,从事消化器外科及器官移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从事于肝移植的临床工作,有数十例临床肝移植的经验。

张利萍 医学博士 副教授 临床硕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主任 从事麻醉学临床及教学工作二十多年,在包括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心胸外科、成型外科、耳鼻喉科及血管外科等手术科室的各种手术的临床麻醉管理方面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继2000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立器官移植中心后,赴美国匹兹堡医学中心Starzle 器官移植中心学习肝脏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回国后一直参与我院移植中心的肝脏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及相关临床研究工作,前后共参加了近70多例肝脏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整理总结了有关《肝脏移植手术麻醉常规》、《肝脏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和《围手术期异常出血的诊断及治疗》等专题文章。  

郑杰,男,1946年12月24日生于辽宁省盖县。 1970年7月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学系。 工作经历 1970.8-1988.9 北京医科大学病理系助教,讲师 1983.3-1986.2 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病理系访问学者 1988.9- 至今 北京医科大学病理系副教授,教授 1994.7-1994.12 香港中文大学病理解剖与细胞学系讲学 1989.5-1999.3 北京医科大学病理系副主任,主任 1999.4 至今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主任 1995-至今博士导师 学会及社会兼职 中华病理学会常务委员 中华病理学杂志副主编 北京实验动物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免疫缺陷动物专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亚太病理学会联合会秘书长(1994,1-1995.12)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副主编 中华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中华肿瘤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病理科主任联会副主任委员 科研领域 癌生物学和肿瘤转移生物学、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克隆与鉴定、人类器官裸鼠体内异种移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4 15: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肝移植中心及医生简介 我院普外科调集科内骨干力量,于2001年1月成立肝移植组。同年1月11日成功完成第一例原位经典肝移植术,此后在全体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截至2003年7月2日已完成104例腹部大脏器移植术,其中原位经典肝移植86例,肝肾联合移植11例,胰肾联合移植5例,减体积经典原位肝移植1例,亲体供肝肝移植1例,移植数量稳居上海市首位。

  我们不光追求移植数量,在手术学上亦不断求新,创出腹部大脏器移植的四个上海市第一(上海市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术、上海市首例肠道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术、上海市首例减体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上海市首例急症肝移植术),一个全国第一(全国首例门静脉、肠道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术)。门静脉、肠道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术代表了国际胰腺移植的最新水平,我们先后完成了3例该种手术,这3例至今也是上海市唯一的3例。

  患者的病情相当复杂:有腹部血管罕见变异的患者,有67岁高龄的患者,有先天性肝内胆管囊性扩张、巨大病肝合并肝周组织严重粘连、伴有尿毒症的患者,有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多次输血、HLA-I、II类抗体均大于60%、高度致敏的患者,有60公斤体重、腹水高达25000ml、病肝重达7公斤以致无法平卧的多囊肝患者,前后有三位患者腹水超过20000ml。我们均成功的完成移植手术。

  移植组主要负责人彭志海教授、李克教授、裘正军教授手术技能高超、临床经验丰富,肝移植手术已经相当成熟,而且从术前治疗、手术麻醉、术后监护到门诊随访业已形成一整套规范化体系。手术成功率为100%,而且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可以完全不必输异体血。择期肝移植患者1年生存率超过90%,与美国大型器官移植中心85%-92%的1年生存率相比,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的移植质量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居于全国前列。

彭志海 教授   普外科行政主任兼副院长,上海市器官移植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科技创业领军人物”称号获得者,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普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肝移植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普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肿瘤》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临床外科杂志》编委,主持担负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工作: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重点资助课题、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课题、上海市卫生系统百人计划资助课题。以临床肝移植、门静脉高压症的血流动力学及外科治疗等四个专题为主要研究方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李 克 教授   普外科行政副主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自1992年以来承担过医学系本科班、英语班、7年制硕士班的授课和实习医生讲座等教学任务,自1996年担任硕士导师以来,已接受和指导硕士生15名,其中5名已毕业。积极参与肝移植的实验和临床工作,并成功地实施了肝移植、肝肾联合移植以及胰肾联合移植,2000年9月承担了上海市科委的研究课题《不平衡氨基酸疗法与化疗对大鼠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肝脏等腹部大脏器移植、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裘正军 教授   普外科行政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获上海市科技成果二项,参加上海市科委重点课题二项,在《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篇,研究方向:肝脏移植、胰腺疾病、腹腔镜外科。 陈国庆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在外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了数篇论文刊登于全国各学术杂志,在移植领域,较全面地掌握和了解目前移植领域的动态,特别是肝脏移植方面的围手术处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现主要从事肝脏移植的围手术处理,今后重点研究方向:肝脏移植和肝脏外科。 夏 强 副教授   医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外科研究室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9年11月至2000年10月获奥地利政府资助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奥地利格拉兹大学工作和学习1年。目前为上海市器官移植研究中心肝移植组技术骨干,并承担和主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及面上项目3项、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课题1项和院级课题多项,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2001年获上海市“医苑新星”称号,2003年当选上海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肝移植临床、外科病人的营养与代谢支持,现指导多名研究生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1-15 19:21 , Processed in 0.0366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