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回复: 0

[了解肾移植] ABO血型不相容器官移植的研究趋势与展望——文献计量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
  对于器官衰竭患者而言,器官移植是公认的最有效治疗策略。然而,供器官短缺已成为限制临床器官移植手术的最大障碍。ABO血型不相容(ABOi)器官移植作为一种扩大器官供给来源的策略,可部分缓解器官短缺问题。然而,ABOi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移植科医师面临一系列复杂问题:确定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进行血型抗体预处理、制定免疫抑制方案以及处理术后并发症等。
  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陈人腆等利用文献计量学工具,对近10年ABOi器官移植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统计和分析,探讨ABOi器官移植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现摘录相关内容以供学习参考。

  一、资料来源
  数据源包括中国3大学术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和万方数据库,以及国际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文献发表时间范围设定为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最终纳入的样本数据包括85篇中国作者发表的文献(49篇中文文献+36篇英文文献)及588篇外国作者发表的英文文献。

  二、方法
  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处理。对ABOi器官移植研究领域进行多维度的量化分析,包括发文量统计、作者合作共现网络分析、发文机构的分布及其合作网络,以及发文国家间的合作共现网络。对研究主题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

  三、结果
  (一)发文量分析
  国内外年度发文总量相差较大,国外发文总量均领先国内。国内发文量从2019年开始上升,在2021年达到峰点(15篇);而国外的发文量相对稳定,多数年份的发文量维持在45篇以上。从两者的线性指数趋势来看,关于这一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发文趋势呈现不一样的特点:国内的发文趋势、学术关注度有增长的潜力,国外则相反。
  (二)作者合作共现网络分析
  中文核心作者共42位,其中王毅以8篇论文位居首位,朱志军以6篇紧随其后。在英文文献的发表方面,Fan Yu、Lin Tao以及Zheng Shusen等表现活跃。国内核心作者之间合作密度较低。
  外文核心作者共89位,发文量最高的作者依次为Nakatani Tatsuya(14篇)、Tanabe Kazunari(13篇)、Uchida Junji(13篇)。国外核心作者之间的连线密度更密集。
  (三)发文机构分布及合作情况分析
  国内发文机构中,华中科技大学以12篇文章的发表量在国内领先,明显高于浙江大学和四川大学(均为7篇),各机构合作密切程度较低。
  国际方面,发文量最高的机构依次为韩国蔚山大学(35篇)、韩国首尔国立大学(26篇)和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25篇),各机构合作更为紧密。
  (四)发文国家合作共现网络分析
  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发文量前10的国家分别为日本(162篇)、韩国(111篇)、美国(95篇)、德国(37篇)、中国(36篇)、英国(32篇)、加拿大(28篇)、印度(27篇)、法国(24篇)、意大利(17篇)。
  共现知识图谱显示,日本、英国和加拿大在科研合作方面联系较紧密,而其他发文量较大的国家如中国、美国和韩国之间的科研合作相对较少。
  (五)关键词主题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包括ABO血型不相容、利妥昔单抗、器官移植、血型不相容、ABO血型、冷沉淀、并发症;国内作者的关键词聚类包括血型不相容、半相合供者、B型血抗原、肝移植、磁化红细胞抗原、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流式细胞术、儿童肝移植;国外作者的关键词聚类包括肝移植、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ABO血型不相容、活体供肝移植、肾移植、肝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肾移植。

  四、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近10年ABOi器官移植相关文献进行综合计量分析,全面评估了该领域的学术进展和发展趋势。从年发文量来看,ABOi器官移植在我国的关注度逐年提升。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国内、国际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国际上对ABOi器官移植的探索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5年,日本Hume等完成了世界首例ABOi肾移植手术。1963年,Starzl等实施了首例ABOi肝移植手术。2001年,Boucek团队成功实施了首例ABOi心脏移植手术。2006年,Strüber等完成了首例ABOi肺移植手术。相比之下,中国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晚。计划性开展的首例ABOi肾移植、肝移植和心脏移植,分别于2006年、2008年和2020年成功实施,尚未开展计划性的ABOi肺移植。
  国外核心作者间的交流和合作更为频繁,这可能与国外相关研究领域的早期起步促使国际作者早早形成规模化发文团队有关。国内在ABOi器官移植研究领域发表论文较多的机构主要是各大医学类高校的研究中心及其附属医院,国外主要集中于顶尖大学,表明国内外顶尖学府在ABOi器官移植研究领域均展现出卓越的科研实力。国际机构的发文量显著高于国内机构,可能是国外相关领域具备更成熟的研究基础和更广泛的合作网络,使得国外研究机构获得了丰富的学术资源。相比之下,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如华中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虽然在该领域较为活跃,但在国际高影响力期刊上的发文量较少,国际合作和学术影响力尚需进一步提升。我国研究机构的合作力度较弱,国内不同研究团队之间的联系较少,研究方向也有所不同;而国外团队之间的合作程度紧密,值得国内相关机构借鉴。日本在ABOi器官移植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国内外关于ABOi器官移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冷沉淀、肾移植、肝移植、半相合供者、血型抗原检测技术、移植术后并发症等多个领域,整体上展现出研究内容的多样性。肾移植、肝移植、冷沉淀、利妥昔单抗、移植术后并发症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ABOi肝、肾移植发展已趋于成熟,国内外多中心已广泛开展相关研究,在临床成功实施的手术例数远超其他实体器官移植(如心脏移植、肺移植),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因此,在ABOi实体器官移植中,肝、肾移植的研究尤为深入和广泛。(2)在ABOi器官移植的术前准备中,利妥昔单抗已成为替代脾切除的首选方案。利妥昔单抗是一种抗CD20单克隆抗体,通过耗竭体内的B细胞来减少抗体的产生,从而降低排斥反应风险。利妥昔单抗不仅能达到脾切除类似的免疫抑制效果,还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感染风险,且不良反应较少。(3)血浆置换是降低受体抗体滴度的关键治疗手段。临床数据显示,与仅使用常规血浆置换相比,加入冷沉淀的血浆置换策略更能控制抗体水平,提供更好的术中和术后凝血支持。(4)防治术后并发症是维持移植器官长期生存和术后患者高质量生活的关键。ABOi器官移植术后并发症种类较多,诸如排斥反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不仅影响移植器官的功能,还增加了医疗成本。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ABOi器官移植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病死率升高。目前针对GVHD的治疗选择有限,主要依赖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但长期使用这些药物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感染风险增加、代谢紊乱等。未来需要开发更有效且不良反应更少的治疗方法,以改善GVHD患者的预后。
  小结:目前ABOi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肾移植和肝移植,呈现出整体向好的发展态势,未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扩大研究投入及推广先进技术应用等手段,有望进一步促进该领域的发展。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完整准确内容请查阅原始文献:陈人腆,袁泽华,陈泰志,吴狄威,王毅.ABO血型不相容器官移植的研究趋势与展望——文献计量分析[J].器官移植,2024,15(6):942-949.

链接


《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脏移植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21条推荐意见概览
http://yizhiwang.org.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97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10-30 16:08 , Processed in 0.0258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