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46|回复: 17

民族災難兩岸食品毒鬥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2 21: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香港
中華民族大災難,兩岸問題食品愈揭愈臭!繼在廣州**的東莞米粉驗出致癌物重金屬鎘含量超標後,佛山市順德區市場安全監管局又在當地市面發現九個產自湖南、江西及廣東的大米樣本鎘含量均超標,合共逾三點五噸大米被召回及扣押。大陸毒米湧現,台灣亦發現有問題食品,在港有售的台灣「義美小泡芙」,被指使用過期原料生產。問題食品接連出現,令中港台人人自危。早前內地毒奶粉事件掀起來港搶購奶粉潮,如今又湧現毒米,另一股搶米及米製食品潮一觸即發。有學者慨嘆,兩岸問題食品揭之不盡,全因中國人唯利是圖的劣根性使然,引發民族災難。
內地自○五年實施《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規定,每公斤大米的鎘含量不得超過○點二毫克,惟近日內地接連爆出毒大米、米粉及米製品鎘超標的危機。佛山順德區市監局前日通報在市面抽查廿七間店舖的大米檢測結果,結果有六間零售商售賣的六個批次大米鎘超標,其中三間於杏壇鎮,另外三間分別來自樂從鎮、勒流鎮及北滘鎮,毒米均來自湖南。

順德逾3500公斤米要召回
順德區市監局同時抽查當地作為原料加工用的大米,發現三個來自江西及廣東樂昌市的大米,鎘含量亦超標。其中八宗已立案調查,並要求企業召回問題大米共三千五百多公斤,扣押有毒大米二十公斤
自廣州爆出東莞米粉的鎘含量超標後,東莞市質監局進行調查,發現東莞道滘金盈米製品廠被通報的問題米粉共生產二千四百公斤,分別銷往東莞虎門鎮及廣州市;另東莞道滘聯合米製品廠的有問題排粉則有二千公斤,當中只有五百公斤被當局查封,其餘相信已流入市面。毒鎘米已攻陷珠三角,據了解,珠海市已完成大米抽驗,惟仍未公布結果;中山市當局已表明將在日內公布同類的化驗結果。早在○七年,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已發現市場一成大米的鎘超標,並指內地稻米重金屬污染以湖南及江西等地最為嚴重。除了內地,台灣食品亦爆出「黑心」危機,當地義美食品公司被指涉嫌使用過期原料,包括大豆分離蛋白及可可脂等生產義美小泡芙等零食。桃園縣政府去年接報,指義美濫用過期原料,當地地檢署前日搜查義美位於龍潭鄉的廠房,期間扣查多份進貨單據,單據顯示一批大豆分離蛋白於一○年過期,涉事原料約十噸,製成品高達十二萬箱,共計約一百四十四萬包。台灣當局昨通知由去年七至八月生產的問題批次在市面全部下架。

台灣衞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康照洲指,義美使用過期原料屬犯罪行為,依法最高可判七年徒刑,以及罰款六百萬元新台幣(約一百五十六萬港元)。義美昨發聲明指,事件是負責的主管對品質認知疏失所致,義美接受消費者退貨。

台「義美小泡芙」港亦有售
就內地毒米湧現,九龍城有米舖店員表示,其店**泰國米為主,不會**湖南米,店內的上海米只供給顧客作壽司等用途。而記者昨在市面並未發現有湖南米**。至於台灣的義美小泡芙,本港市面普遍未有**,但僅上水一間零食店指,昨日已將有關義美產品下架。

本港食品供應商負責人陳勇前透露,本港食品銷售商會要求貨主委託第三方化驗所,對進口食品進行重金屬、農藥及基因改造等檢測,惟仍有不少小商店或小販販賣來歷「不明」的內地水貨食品。他擔心,隨着內地生產成本提高,黑心商人為降低成本,使用更多不合格的劣質原料。

中華劣根性 為錢泯滅良心
「大陸經濟發展迅速,人人想發財致富,只要有錢就不擇手段!」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把黑心食物問題,歸咎部分中國人仍存唯利是圖、為錢泯滅良心的劣根性。他慨嘆此缺點急需改變,否則將危及整個民族,「空氣、食水同食物係生存基本,全部都有問題絕對係民族大災難!要透過全民道德教育改善。」

本港食物安全中心發言人表示,已從內地當局得悉涉事品牌的大米及米製品,這些問題產品並沒有進口本港。而台灣的問題泡芙,該中心會了解事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21: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香港
內地食肆來港「搶米」
湖南、江西、廣東一帶驚現鎘毒大米,內地居民人心惶惶,上水區雜貨店已出現零星深圳客來港購米情況,業界估計有內地餐廳會嘗試從香港進口米製品,確保食材安全性,以建立顧客信心。
深圳居民上水買泰國米
上水石湖墟一乾貨店店主李先生指,不時會有來自深圳的熟客購買泰國米,「因為唔可以一次過帶太多米,佢哋多數會買斷斤秤嘅散貨,食完再嚟買過。」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稱,早在兩、三個月前,內地已流傳有關米製品出現問題的消息,內地人對本土食品早存戒心,不排除內地人會來港採購食品,「如果成日都發現黑心食品,估計會相繼有唔同嘅食品成為被採購目標。」

在內地經營餐廳的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名譽主席劉達邦認為,香港入口的泰國米、越南米相對安全,食客對其品質有較大信心,雖然內地人從香港買米有一定限制,價錢亦都較貴,不過一旦鎘毒大米問題持續,相信內地會有餐廳為了令顧客食得安心,會從港取貨,「可能會帶旺在內地開嘅港資餐廳,或者有餐廳會自稱佢哋開嘅係港式餐廳添。」

根據《儲備商品(進出口及儲備存貨管制)規例》,食米屬本港儲備商品,除有署長發出的出口許可證外,任何人不得將十五公斤以上的米從香港出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21: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香港
鎘毒損肝腎多攝致命
就湖南大米被驗出鎘含量超標,本港醫學界人士指,長期進食鎘含量超標食品,除會影響肝腎功能,嚴重會致命。香港醫學會會董何鴻光稱,慢性吸收低劑量的鎘,可造成貧血、氣喘、頭痛及作悶等,但因病徵與一般都巿病相似,故易被忽略,但長時間吸收鎘,卻會對肝及腎造成破壞,嚴重會致命。
「鎘中毒是人為嘅病,並非天然嘅病,是工業發展迅速,有人非法排污,令土地受到污染,農作物吸收後所造成嘅不良後果。」香港醫學會前會長蔡堅表示,鎘為工業重金屬,用於製造電池及電鍍金屬,可存於空氣環境中;而內地大米含鎘,估計是灌溉稻田的河水被電鍍污染所致。

病徵與都市病似易忽略
蔡稱,長期進食含鎘的大米,可引致慢性腎病及肝病,嚴重可致癌。他解釋,鎘在人體內積聚,會阻礙排毒,影響腎臟及肝臟功能,而腎臟受損,亦令人體不能產生維他命D,引致骨質疏鬆。他指,由於腎肝出現毛病,成因眾多,除非有大規模的腎肝病患者出現,否則未必會聯想到與鎘中毒有關。

至於台灣有食品被指使用過期原料,家庭醫生關嘉美表示,食用原料若過期近兩年,會因天氣及濕度變化而變質及發霉,除營養盡失外,或受細菌沾染,進食後可致急性腸胃炎,慢性會令肝臟受影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3 08: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绍兴
我们政府部门官元干麻去了?我们生病了,这个不能报销,哪个也不行,官元都行。只苦了百姓。中国人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3 19: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株洲
难怪我们需要移植的人越来越多 毒大米吃多了自然肝肾器官容易出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3 20: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
无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4 10: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悲哀!!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互相毒害的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7 09: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香港
港人至愛 台小食有毒
毒食品是中國人的災難!當大陸的大米鎘超標事件引起恐慌之際,台灣毒澱粉風波亦持續擴大,愈來愈多食品被驗出含有害物質順丁烯二酸,台中市衞生局昨日抽檢發現,該市八件食品樣本含順丁烯二酸,當局已急急查封近二百多噸毒澱粉。新北市衞生局前日抽檢亦發現,知名有機食品的豆腐花和粉圓亦被驗出是由毒澱粉炮製,估計已有逾千盒毒豆腐花流入市面。台灣民眾認為,事件像前年塑化劑風波一樣,重挫台灣食品安全聲譽。部分台灣澱粉製作的食品在香港亦有售台中市衞生局昨日抽檢肉圓、粉圓、粉粿等產品原料粉,共抽驗五十五件,結果八件被驗出順丁稀二酸,其中七件為肉圓、一件為粉粿,當局正追查原料粉來源。該局又稽查部分澱粉售賣商店,發現有兩間售賣毒澱粉。其中一間位於中屯區,售賣的「地瓜粉」、「特級粉」均被驗出含順丁烯二酸。另一間位於神岡區,售賣的「特級地瓜粉」含順丁烯二酸逾二千ppm(百萬分率)、「地瓜粉」含順丁烯二酸近一千九百ppm,當局已查封二百多噸毒澱粉。

連鎖店老字號夜市中招
知名連鎖店和老字號亦被毒澱粉禍及。新北市衞生局前日抽檢市面澱粉類原料及產品,結果號稱全台最好吃有機豆腐「名記豆腐」的豆腐花原料「德細清粉」,被驗出含超過八百四十一ppm的順丁烯二酸,市民一日吃三碗恐會傷腎。更可怕的是「名記豆腐」逾千盒毒豆腐花已流入市面,恐已被消費者食落肚。抽查還發現,知名連鎖店「黑面蔡」、「小南門豆花」的粉圓均含有順丁烯二酸,「小南門豆花」已將有問題產品下架,「黑面蔡」則已從全台回收四百多公斤產品。

,本港消費者隨時中招亦不自知。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表示會了解事件。
據查,「名記豆腐」的毒澱粉是由台南市三進粉業公司進貨,台南衞生局昨在三進粉業查獲八十噸有毒澱粉,已將之全部查封。

此外,桃園縣衞生局前晚稽查桃園縣五大夜市、三百二十八間店舖,共查獲毒澱粉三百九十公斤,已責令全部退回上游廠商。屏東縣老字號「大廟口旗魚黑輪」所賣的天婦羅,「老夫子黑輪」所賣的天婦羅和小黑輪,亦雙雙「中招」,被驗出含順丁烯二酸。兩間店家現已停售有關產品,並配合當局調查。

港人無懼照食台製糬
此次毒澱粉風波源於本月中台灣衞生部門在粉圓等六款食品驗出順丁烯二酸,追查下發現愈來愈多食品曾使用毒澱粉。衞生署食品藥物管局長康照洲昨表示,毒澱粉源頭多是高雄的聯成石化廠,該廠**順丁烯二酸酐原料,這種原料遇水會轉變成順丁烯二酸。聯成石化廠則喊冤稱,順丁烯二酸酐並非管制的化學品,該廠的銷售是正常商業行為。

在本港,有不少零售店或專售台灣產品店舖**由澱粉為主要食材的食品,深受市民歡迎的糬糕點均由台灣生產,食品成分表內均列出「木薯澱粉」、「馬鈴薯澱粉」或「樹薯澱粉」。雖然近期台灣不斷爆出有澱粉含有害的「順丁烯二酸」物質,但無損本港市民選購台灣糬食品,昨日旺角一家台灣食品專門店仍是其門如市。

順丁烯二酸 多食傷腎損肺
台灣毒澱粉持續蔓延,連帶台灣知名平民小食亦受牽連。有本港學者指出,「順丁烯二酸」為工業用原料,只能用作製造食物增味劑,絕不能直接食用或添加入食物內。人類如長期食用直接加入「順丁烯二酸」食物,或會損害腎臟及肺部,甚至會引發如哮喘病等上呼吸道問題。
可引發哮喘皮膚敏感
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表示,「順丁烯二酸」為工業用化學原料,最大用途是製作食物增味劑如「延胡索酸」酸味劑或甜味劑,但「順丁烯二酸」帶有輕微毒性,本身不能直接食用,更加不能直接放於食物內。

林補充,如人類長期食用直接加入「順丁烯二酸」的食物,雖不會致癌,但會導致細胞變異,特別是損害腎臟和肺部,亦會刺激上呼吸道如引發哮喘病,或導致皮膚敏感。

林漢華估計,由於「順丁烯二酸」價錢便宜,不排除有人發現該物料可提升食物的黏稠度,故不理後果,直接添加於食物內。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應用科學系食品及營養科學課程主任方麗影博士亦指,「順丁烯二酸」為禁止添加於食物的工業原料,過程中或受污染,故更不宜直接添加於食物中。方質疑,不排除有人將「順丁烯二酸」當作澱粉改良劑加入澱粉內,作穩定溶解度及提升黏稠度之用,「但始終唔明點解會有人偷偷嘗試將呢啲工業原料放入食物度。」

華東黑食品揭之不盡
內地問題食品禁之不絕,浙江溫州蒼南縣警方日前搗破兩個添加俗稱「吊白塊」(甲醛次硫酸氫鈉)的濕米麵加工場,查扣約兩噸濕米麵,拘捕五人。據指奸商為使濕米麵更白淨及延長保鮮時間,兩年來添加「吊白塊」生產上千噸有問題濕米麵銷往蒼南各菜市場。
「吊白塊」十克可奪命
蒼南縣警員上周三到轄區檢查時,發現靈溪鎮一間濕米麵加工場雖有加工許可證,但加工米粉時會使用吊白塊,當局隨後到場,拘捕李姓老闆及兩名工人,並搗破李某有份、和平村另一個濕米麵加工場,拘捕負責人吳某夫婦,兩個加工場共查扣約兩噸濕米麵。

李某供稱,濕米麵天熱時只能保存一日,他與吳某夫婦自前年四月起,在生產時添加吊白塊等原料,濕米麵可保存四日,但坦言自己從來不吃。據悉,普通人經口攝入純吊白塊十克會中毒致死。

此外,江蘇太倉市工商部門近日搗破近百家製作豆腐的無牌工場,部分豆腐疑流向上海市場。其中一家工場衞生環境惡劣,豆腐浸泡在污水中,地上擺放豆腐乾等豆製品,工場裏更有大量食品添加劑、乳化矽油、殺泡大王等。上海當局稱暫未發現可疑豆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8 16: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现在是末法时代,人心都变坏了。防不胜防啊!!

点评

現在真是不知哪種食物是健康!  发表于 2013-5-28 20: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21: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香港
本帖最后由 candyhui10 于 2013-5-28 21:09 编辑

假花膠通街賣
滋陰補身的花膠,深得女士鍾愛,惟市面充斥假花膠,市民隨時中招。現時市面有許多攤檔**花膠,標榜價廉物美。將三款平價花膠,交予食物專家檢驗,發現均欠缺魚肚應有的肌肉組織,狀似橡膠,其中一款經香港中文大學食品研究中心化驗後,更檢測不到任何魚類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另一專家認為此樣本不是花膠,甚至連海產類生物也不是。業界指不少平價花膠是由細小魚肚混合天拿水和木膠粉等化學品製成,食用這些假花膠補身不成更隨時可致癌,建議市民便宜莫貪。
煲一個鐘「啲花膠溶晒」
「一打開個煲蓋,啲花膠溶晒,食咗都唔知有冇害!」盧先生早前於大埔富善街市臨時攤檔購買每斤三百五十元的花膠,並用來煲湯,豈料只煲一小時,花膠就完全溶化。盧曾返回有關攤檔追討,惟已不見攤檔蹤影,他擔心花膠質量,遂交予跟進。

近年市面湧現平價花膠,價錢由每斤數十至逾百元不等,以花膠粒、花膠頭、特價花膠片之名**。於上環的海味店以七十八元,購買一斤「越南花膠粒」;又在旺角彌敦道一藥房,以八十八元購買一斤聲稱來自巴西、已包裝好的花膠,連同盧的花膠,一併交予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食物及營養科學課程主任方麗影檢測。
「三個樣本好大機會係假貨!」方透過酸鹼值測試機,驗出「越南花膠」和「巴西花膠」含微鹼性,而盧購買的花膠屬中性。方指出,若花膠為仿製品,通常會浸鹼水以改變蛋白質結構,令質地變得鬆軟有彈性,提高仿真度。

三個樣本經冷水浸泡一日後,外形變得「不尋常」。「越南花膠」和「巴西花膠」變得既散又軟身,脹大約四倍,外形似霉爛豬皮,表面凹凸不平,有濃烈的油膉味和刺鼻的腥味,浸泡的水變得渾濁和浮出油漬;盧的花膠雖然質地仍然堅韌,卻像魷魚般「攣成一舊」,發出濃烈腥味。

非常油膩 疑炸魚皮製成
「『越南花膠』和『巴西花膠』好大機會係經油炸過嘅大魚魚皮,所以好油膩,真花膠表面光滑完整,唔會好似呢兩個咁一忽厚、一忽薄。」方麗影手執盧的花膠,同樣搖頭道:「好大腥味!呢個雖有肌肉組織,但過分堅韌!」她憑初步檢測,斷定三樣本均非花膠。

另將「巴西花膠」(樣本一)及盧的花膠(樣本二)交予香港中文大學食品研究中心測試,發現盧的花膠檢測不到任何DNA。該中心主任關海山解釋,盧的花膠可能曾接受破壞性強的加工程序,令DNA完全受損,但他不排除此樣本可能不屬花膠,或非海產類生物。至於「巴西花膠」,經過DNA序列分析和比對海味數據庫後,發現與類似鯰魚類幾乎完全相同。鯰魚類種類繁多,不少為普遍食用淡水魚,但方麗影不排除該樣本為鯰魚類的魚皮,非用以製成花膠的魚肚。

店員自爆 內地人貪平買
當日在購買花膠的時候,曾經向店員追問花膠真偽時,其中一店員說:「呢啲係內地人貪平先買,自己食就唔好買呢啲,買返去會畀(屋企)人鬧!」兩店店員均建議記者,若自用,應購買貴價貨。店員的言行,令人懷疑他們可能早已知道平價花膠質量有問題,甚至是假貨。

消費者委員會發言人指,花膠屬較多人投訴的海味類別,由去年至今年四月,共收到七十宗有關花膠的投訴,當中五宗懷疑買到假貨,聲稱花膠如橡筋般堅韌,或煲湯後變成漿糊狀。

香港海關發言人回覆,由去年至今年四月,共接獲五十七宗涉及懷疑假花膠投訴,四十二宗已完成調查,並未發現有違反《商品說明條例》,餘下十五宗仍在調查中。根據《商品說明條例》,**或供應附有虛假商品說明的貨品,一經定罪,最高可判罰款五十萬元及監禁五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9-19 19:52 , Processed in 0.0298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