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恋的实质就是“文字恋爱”或“精神恋爱”(当然现在有语聊,我为了简单统称文字恋爱,不影响问题的分析)。有了这样的概念,我们就不难找出网恋的起源了,在网络没有出现以前,这种“文字恋爱”就已经出现。我们都记得以前的报刊上,杂志上,电台的征友启事。其实这已经是一种与网恋具有相同实质的男女交往,只是那时我们没有用恋爱一类的眼光来看待,且因为,那几种传媒在情感活动中没有造成与网络一样的影响,所以被我们忽略了。这就好比在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自已的电影评奖,而唯独美国的奥斯卡能吸引作全球的注意力一样,因为美国是超级大国,而并非别国没有。但是,我们仍然能从以前的一些报导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一些男女通过书信(或电话)交往而引发的一些社会现象与现今的网恋引发的社会现象是一样的。 认识了网恋的起源,就知道网恋的产生有其必然性,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网恋的特征。 网恋的特征。 1不是建立在双方现实基础上的意识形态。(情感关系) 2即时交流性。网络交流与以往的书信交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即时性,以往的书信式的”文字交流“在时间上被拉长,这种即时性更利于双方交流,因此,有更大的吸引力。 3方便性。它比以往的任何一种“文字恋爱”更方便,这不仅指网络的普及也指人在网上除了交流情感外还能进行其它娱乐。因此,也就能吸引更多人参与。 4网恋与现实中的恋爱基础顺序不一样。 5经济实用。网恋比以前的“文字恋爱“相比信息传递量大,从性价比来看,非常合算。
网恋与现实中的恋爱的比较 1网恋的基础是双方思想的传递,且不易分辨真伪。也就是说双方各自以对方传递的信息为基础来判断是否确定恋爱关系,这种恋爱关系是在脱离现实的情况下产生的,违背了人是社会性的这一客观存在。而现实中的恋爱则不同。由于双方能看到对方,所以双方的现实条件(外貌,经济实力,家境背景等)能影响双方关系的走向及变化,(是发展成恋爱关系,还是同事,还是朋友,或者这几种关系的转化。)这种恋爱关系是在现实的情况下产生的。符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的哲学原理。 2同一个人在网络中的表现与现实中的表现可能不一样。而网恋是建立在网络中双方表现的基础上的,人在网络中有时更多的情况下是隐恶而夸善,网络充分的顺应了人性的弱点。现实中的恋爱基本上是建立在人的本色表现上的(当然现实中有也有伪现象不过那是另外一个话题)。 3网恋中的恋爱关系确定与现实中恋爱关系的确定顺序不同。网恋是先接触人的思想,而现实的恋爱基本是先接触物质性的东西
网恋走向现实的条件 我们以上分析了网恋的起源,特征,及与现实中的恋爱基础的不同,我们就可以得出,网恋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向现实。 1网恋的双方传递的信息要尽量逼近真实,让网络中男女双方的理智发挥最大作用,而不是美化想象力发挥作用。这样当双方见面时,就不会有太大落差。 2见面后,要有从零开始磨合的心态,毕竟人在现实中的表现是要受很多因素限制的。
3要认清楚,网络只是一个认识人的方式,而不是确角恋爱关系的方式 |